回首续前行——95推普实践团2024年寒假实践回顾

发布时间:2024-02-06 23:53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张继洋   阅读 1.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1月21日-2月4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5推普实践团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西张庄镇、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安彩楼镇侯小庙开发区、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鹤城街道和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千公平镇等地展开以“推普乡村行,共筑语言梦”为主题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以文化动力促进乡村振兴为主要内容,在前期普通话使用情况调研的基础之上开展进行了进校宣讲、推普教学和朗诵指导、七彩课堂、探寻非遗技艺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出征仪式为全体成员的再次启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调研,为后续的普通话推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心相通,语先行。”推普朗诵指导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当地的淳朴风气,以及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坚定了团队成员对中华民族方言文化的自信,展现了山理工学子的良好风貌。

 

方言,是听得见的“乡愁”;普通话,是“看得见”的共识。“七彩课堂”实践中我们从语音、语法、语言使用、通识知识等角度借助演讲、朗诵、多媒体、歌曲舞蹈等方式提高了青少年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假期生活,与他们结成了深厚的情谊。

 

既实用又美好,应该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的一个方向。“一线深调研,推普助非遗”中,实践团成员既体验感受到了灿烂多彩的非遗文化,极大提升了文化自信,又深刻认识到了推广普通话对于非遗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公众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为更好地发展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贡献了“95力量”。

 

“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十几天的实践中,实践团成员和当地村民友好相处,深刻感受到了当地的淳朴风气和深厚文化,通过实践提高了实践地的普通话覆盖率,在实践地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反响,进一步了巩固乡村振兴的成果,展现了山理工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了青春力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95推普实践团成员们将一以贯之坚定做心怀“国之大者”的推普志愿服务工作者,继续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下一步,实践团成员将继续锤炼在乡土深处解民生、治学问的过硬本领,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继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