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乡村孩子提升普通话水平、拓宽知识视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机械学院“青禾向阳,蒲絮载梦”实践队走进开封杞县孟里寨小学,开展“乡音传温情,普话筑新篇”推普课堂与“汴水汲染,素绢藏韵”植物拓印、篆刻拓印特色课程,让语言文化与传统文化在乡村校园交相辉映。

推普课堂上,实践队员结合孩子们日常交流、外出见闻等场景,生动阐释普通话在沟通、求知、成长中的作用,让大家重视规范语言表达;随后详解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及转换规则,借助互动问答、情景再现、绕口令、语言情景小剧场等多样化形式,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掌握标准发音与语调。课堂上,孩子们踮脚探身、踊跃举手,拗口字词在反复练习中变得流畅自然,推普的种子悄然萌芽。

植物拓印与篆刻拓印环节,实践队员先带领孩子们收集形态各异的树叶、花瓣,再讲解植物拓印的原理与步骤:挑材、固定、敲击、揭取,一气呵成;孩子们小心翼翼又满怀期待,当叶脉与花瓣在素绢上绽放清晰纹样,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喜欢呼。紧接着,篆刻拓印登场:队员简述篆刻历史,示范基本刀法,分发石料与拓包,从清理印面、润纸、上墨到揭纸,每一步都细致演示。孩子们两两合作,虽手法生疏却格外专注,当宣纸揭开、朱白分明的印纹跃然眼前,“哇——”声再次此起彼伏。

从“乡音”与“普语”的交织,到“植物”与“篆刻”的斑斓镌刻,孩子们在高高举起的小手里学会规范表达,在一次次敲击与拓印中触摸传统文化;实践队则用青春与专业,把语言文化的种子和非遗技艺的火花同时播撒乡村,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添上一抹既“听得见”又“带得走”的绚丽色彩,让传统文化在乡村校园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恩惠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探精神坐标,寻红色根源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武韵铸忠魂,红脉润嵩山”暑期实践队
黄河之畔践初心,青春力行担使命
课堂壮青苗,支教伴成长——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材料学院青苗夏令营
核光启梦照童心——华水学子创新科普点燃少年科学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