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学子三下乡|爱心支教行,赋能乡村教育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3-08-07 12:19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   作者:张坷怡 刘冰阳   阅读 783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在推动乡村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三下乡支教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新尝试。7月16日,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爱心暑托班”淮安实践团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小学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支教活动,深入农村学校,为乡村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在支教实践中,志愿者团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向乡村学生传授知识,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

墨香四溢的阅览室中,志愿者卢贝宁正带领着孩子们阅览书籍。翻过一片片书页,孩子们沉浸在书中世界无法自拔。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孩子们的认真的脸庞上,从孩子们的眼中折射着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图为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在阅览室阅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滕熙鹏 摄

“读书时,不仅要引导孩子读好书,还要引导孩子会读书。”志愿者卢贝宁如是说道。阅读期间,孩子们都积极分享自己对于阅读的体验和感受,主动与志愿者互动,拉近了孩子们间的距离,同时也让志愿者们可以在与孩子们一起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与孩子们建立深厚的友谊。

在短暂休息过后,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一朵美丽的川崎玫瑰,他们呼吁孩子们要明确自己的梦想,树立远大目标,并与孩子们一起谈论未来的期许,同时让孩子们用彩笔将自己的梦想写在或绘在玫瑰上,最终让孩子们亲自叠成玫瑰,放入自己的梦想漂流瓶。志愿者引导孩子们通过手工实践,让孩子们完成自己的”梦想“,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学有所得。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展示川崎玫瑰的制作过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卢贝宁 摄

  阳光穿越了斑驳的树影,细碎的光线勾勒出孩子们低头涂色的身影,孩子们的梦想也在这一动一折中显现出它的形状。在折纸的过程中,志愿者选取玫瑰作为主题,并让孩子们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梦想,帮助孩子们沉淀内心,实现专注,也赋予了孩子们对未来梦想的想象力。

 

计算机入门:助力思想启蒙。

一张张图片在银幕上播放着,志愿者滕熙鹏耐心地将计算机的奥秘向孩子们娓娓道来。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孩子们的认真的脸庞上,从孩子们的眼中折射着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与志愿者一起做了几个与计算机相关的趣味游戏。在座的孩子都踊跃参与,主动与志愿者互动,积极回答问题,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欢笑让现场氛围十分热烈。


图为志愿者滕熙鹏向孩子们提问计算机相关问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君君 摄

计算机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神秘与不可捉摸,通过入门启蒙,孩子们对计算机的印象不再是深奥、难懂,他们领略了美妙的数据世界,对计算机的兴趣也逐步加深。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参与此次活动的小朋友们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君君 摄

支教结束后,其中志愿者赵君君感触颇深地说道:“在我的印象之中,小学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是他们教会我们一点点成长,而且积累更多的知识去迎接我们的明天。现在,薪火相传,我去以一位老师的角度去看这群可爱的孩子,我所想的就是真正给予孩子们我力所能及的东西,像当初帮我的那些老师一样去帮助他们,更茁壮,更健康的成长。”

大学生三下乡支教活动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参与支教的大学生们通过与农村学生深入交流,了解了乡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和挑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他们也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支教活动的开展也为促进乡村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打下了坚实基础。政府、学校、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此项活动的发展和壮大,为乡村儿童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平等而充实的教育权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田维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