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院学子三下乡:牢记教育使命,不负时代所托

发布时间:2023-07-28 10:37   来源:泰州学院   作者:沈祺 吴晏颐   阅读 953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泰州7月28日电(通讯员 沈祺 吴晏颐)2023年7月3日-16日,泰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聚爱成行”实践团队步入忠南社区和海阳社区,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暑期支教。在这短短的半个月中,我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课堂实践中,开展了“童心向党,致敬英雄”红色教育课程、“走近科学,你我同行”科学探索课程、“用心呵护,健康成长”心理课程等丰富多样的特色课程,我们在这段过程中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真诚与教育的可贵,让我们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图为团队成员在社区合影。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沈祺 摄

在正式开始上课前,我们的心中被莫名的紧张情绪包裹,但走进社区,亲切的社区工作人员、热情的孩子们,都消散了我们心中的紧张。孩子们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天真可爱,他们天马行空,他们无知无畏。“老师我知道,这是苹果的英文单词”、“这是写字的毛笔”、“英雄就是很厉害的人”……一次次积极的举手、一声声稚嫩的话语都在对志愿者老师们的课堂内容进行积极的回应,这便是对老师们最好的支持。

图为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特色活动。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沈祺 摄

“有几个小男孩特别调皮,总是打打闹闹的,但是经过不断引导,他们都能在课堂上好好听讲,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团队成员与大家分享着她的教学经历。我们不禁感叹道教师作为引导者的重要性,幼儿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引导与关爱,不仅是在培育每一个稚嫩的生命,更是在唤醒每一颗幼小的心灵。作为一名教育者,用爱引导,以爱育人,方能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半个月的支教生活固然短暂,却真真切切对我们师范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初次接触课堂的我们意识到了上好一堂课的不容易,对此,我们也做出了积极的行动,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教学要求、与团队成员们共同打磨课件、认真准备所需教具、反馈学生课堂状况,每一环节都做到了认真准备与及时总结,去呈现最好的课堂。在志愿者老师们的带领下,孩子们在每一节课都有新收获,迅速成长,无限的可能性在他们身上铺展开来,小小的梦想不断编织,而我们亦在成长,更加大胆的肢体语言、逐渐熟练的教学技能、流畅有序的教学进度,这一切,皆是进步,在筑梦路上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便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图为志愿者老师们进行特色课程教授。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沈祺 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育事业并非只是单纯的工作,更是一份纯洁的信仰。教育离不开教育者,新时代下,着力培养孩子们的道德素养、科学素养、文化素养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更好地助力新时代蓬勃发展。作为师范生的我们,应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名言,热爱教育事业,坚定教育情怀,坚守教育责任,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向着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方向不断前进,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图为志愿者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完成画作。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万怡婷 摄

教育之路,道阻且长,经过本次的暑期支教社会实践,“聚爱成行”实践团队成员皆是受益匪浅,孩子们天真的笑容与纯洁的内心深深印在我们心底,心中的使命与责任感更加明晰。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在未来的日子里,“聚爱成行”团队仍然会将汗水播撒在教育的田野,用爱浇灌每棵幼苗的成长,与此同时,我们也会保有对教育的热情与热爱,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前进,再出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沈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