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齐鲁山河:青岛高校学子奔赴四所城市开展文旅发展模式与乡村振兴融汇机制实践探究活动

发布时间:2023-07-27 16:17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作者:杨兴潭   阅读 962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德衍江河,文开齐鲁;濡养先贤,经行太古。山东作为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多年来以“一山一水一圣人”为文旅发展的闪亮名片,现山东多地已发展了具有文化、审美、认知等多维度的复合文旅体验模式。同时,山东文旅发展产业业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建设的重要跳板之一。为研究山东省“一山一水一圣人”文旅发展模式与乡村振兴融汇机制,2023年7月1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来自众多不同省份的10名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支持下成功组建“齐鲁山河实践队”,并于7月17日—7月22日赶赴山东曲阜市、泰安市、济南市、聊城市四座城市开展为期六天的社会实践研学活动,齐鲁山河实践队于7月23日胜利完成全部既有实践计划。本着“脚踏实地走四方,全心全意促发展”的责任感和上进心,齐鲁山河实践队队员们实地探究历史古迹遗址感悟华夏魅力、走进现代化博物展馆领略文化风采、走访调查一线群众锻炼综合实践能力。通过采取线下调查问卷采集问题、联络采访地区建设负责人、组团研学教育场馆、实时记录实践行程信息、集中讨论实践专题工作等实践形式,齐鲁山河实践队对员们深化了对山东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深层次认识和整体感知,并联系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文旅方面产业的建设政策总结了区域文化带动地方建设的IP效应落地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机制构建的宝贵经验,意义颇丰。


图为实践队员们在临行前同指导老师的合影留念 杨兴潭 供图

探秘孔庙:梦回春秋同孔子吟语

7月17日下午,齐鲁山河实践队从青岛市出发赶赴济宁曲阜三孔景区之一的孔庙开展社会实践研学活动。实践队一行人抵达孔庙万仞宫墙前后,对于城门上题写的“万仞宫墙”心存疑惑,随即查阅历史资料后发现此典故来自于孔子其弟子子贡赞美孔子学识的厚度如同宫墙万仞一样,后来清朝乾隆皇帝手提御笔为“万仞宫墙”。在了解此题名典故来源后,实践队员们内心中同样悠然而生起对圣人孔子的景仰之情。在孔庙景区城墙内外,实践队员们向景区文创产品商贩、慕名前来的游客、研学教育的学生的不同人群发放调查问卷,向他们询问了关于三孔景区宣传知名度、保护与开发、面临阻力等方面问题。


图为实践队员们在孔庙内咨询学生游客问题 杨兴潭 供图

通过实地调查访问一线群众,实践队员们拿到了来自于市民反馈的真实心声,这对于今后开展专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进入孔庙内部,实践队员们在浏览孔庙古树、殿宇、碑林等古迹遗存时发现众多景区保护修缮措施,例如古树套上铁箍固定圈防止树木劈叉倒伏、古代建筑加装防护网格阻止鸟类筑巢、碑林四围安装铁制栅栏禁止游客随意触摸等,这些措施从细微之处尽到了保护文物的景区责任,为全国历史遗址景区建设提供了榜样经验。实践队员们漫步在静谧的孔庙中,随处可见的是祈福的文化装饰品和极富有儒家文化的文创设计,这无疑营造了古色古香的文化氛围感。参观完孔庙后,当走出万仞宫墙后,实践队员们久久难以平复激动的心情。“不愧是孔庙!”其中一位实践队队员说道。


图为实践队员们在孔庙内研究文化表示牌 刘佳怡 摄

孔子博物馆:传统文化的复苏新活力

7月18日上午,齐鲁山河实践队继结束孔庙的研学之旅后,随即赶往位于曲阜市孔子大道的孔子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在尚未进入展馆内部参观时,实践队队员们惊叹于孔子博物馆外围的宏伟建筑。作为国家第四批一级博物馆,孔子博物馆主馆以仿汉式建筑为基调,以其占地面积大、建筑格局大气深深吸引着每位实践队员的眼球。在场馆入口大门外的巨大孔子塑像前,实践队员们有幸采访到了正在举行模拟祭祀典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教授给实践队很多关于衍生公服饰考究和历史变迁的文化常识,大大拓宽了实践队员们的眼界和学识。进入场馆后,实践队员们发现这座现代化博物馆实际应用了数字可视化呈现技术和创意性空间造型设计,这些现代化展馆细节设计生动展现出孔子其人辉煌灿烂的人生经历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查阅资料之后,实践队员们发现孔子博物馆位于曲阜城中轴线的南端,一条大成路贯通博物馆与孔府、孔庙、孔林,在空间规划上体现了“三孔”与孔子博物馆的内在联系,这种匠心独具的选址设计也饶有意味。博物馆内陈列有众多文物古迹,实践队员们零距离接触这些历史久远的珍贵文物,青春的脉搏与文物同频共振。


图为实践队员们在体验博物馆创意小游戏 刘人方 摄

在“大哉孔子”展览中,实践队实地体验爆火的模仿微信界面设计的“夫子问答”互动小游戏,同圣贤孔子来一场古今对话吸引着众多年轻人的兴趣。在数字触屏上,实践队员们可以用手指点击编钟图案或者古筝琴弦以此来发出众多美妙的音律,“仿佛成为了古人在感受音乐的美好”,一名实践队员兴奋地评价道。白色书墙上的浮雕文字、栩栩如生的白石石塑、光影变换的数字展屏、古色古香的历史文物拨动着每位实践队员向往儒家文化的心弦。在参观完孔子博物馆后,实践队员们各个都感慨万千,决定要帮助孔子博物馆扩大推广宣传,向全国介绍文化传承的曲阜市经验。

图为实践队员们在孔子博物馆内欣赏历史油画 杨兴潭 供图

九女峰乡村示范区:藏在美山好水间的幸福村

7月18日下午,齐鲁山河实践队离开曲阜市并按照预定计划组织前往了泰安市。近几年,泰安市委市政府和山东文旅集团聚焦产、学、养、游四大核心产业,以乡村振兴为主要抓手将地处深山僻壤,交通闭塞的九女峰道朗镇贫困乡村逐步打造成为集乡村文旅、康养度假、高效农业于一体的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区。为探究九女峰道朗镇依托文旅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机制,7月19日上午,齐鲁山河实践队一行人前往九女峰乡村振兴示范区开展研学调查实践活动。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之前,实践队对员们提前联系好九女峰道朗镇东西门村村党支部书记朱士印开展专题采访工作。在进行采访之前,实践队员们表明了本次实践的原因和目的,朱书记很热情地接受了实践队员们的专题采访。在九女峰沉浸式景区内的特色农家小屋内,朱书记同实践队员们互相交流。


图为实践队员同九女峰模范村村支书探讨问题 张艺 摄

在本次专题采访活动中,实践队员们就九女峰乡村过去与今昔的对比情况、九女峰依托泰山旅游资源实施乡村振兴过程的方法与阻力、九女峰农村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可提升的空间等方面向朱书记提问,朱书记面带笑容,耐心地解答了实践队员们的疑惑。“过去,这里是鬼住的地方,现在,这里是神仙住的地方”,朱书记在采访接近尾声时激动地感慨道。采访结束后,实践队员们组织进去九女峰景区开展观光研学活动。在进入景区内部的乡间小道两旁栽满了栗子和核桃等农家树木,在山顶,实践队员们进入被誉为“山东省最美书房”的九女峰书房进行参观体验,位于峰顶的书房的简约化建筑设计和曲线型房屋建构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慕名前来。通过询问云顶书房的销售员,实践队员们得知九女峰打造了“云”字牌系列文旅项目,成功助力了九女峰文旅IP款的爆火。参观完云顶书房后,实践队员们后续逐渐参观了星空邮局、故乡的月、大峡谷、枫月无边等爆款网红打卡地点。实践结束后,队员们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一个字“美”。九女峰乡村振兴示范区依托文旅资源打通内外联系,吸引外商投资建设景区,牵引乡镇共同致富发展的经验值得全国借鉴。

泰山:登临绝顶览众山渺小

泰山相伴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传承历史,集国家兴盛、民族存亡的象征于一身,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东方文化的缩影,更是齐鲁山河实践队探究山东文化旅游遗产资源问题绕不开的热点话题。7月18日傍晚,齐鲁山河实践队共同决定前往泰山风景区进行参观,计划夜爬泰山。齐鲁山河实践队前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全体队员对于登顶泰山满怀信心,同时也对在日观峰拱北石欣赏泰山日出充满期待。首先,实践队员们乘坐泰山客运大巴抵达中天门处,从中天门出发向泰山“进军”。实践队员们发现登顶泰山的道路两旁具有很多贩卖诸如祈福红飘带、泰山文创石刻、泰山纪念令牌等文创产品的商贩,这无疑给泰山风景区增添了众多传统文化的氛围感,也向外界传达了泰山文化的精彩。


图为实践队员们在登顶泰山途中的合影留念 陈怡心 摄

“登顶泰山的旅程虽然艰辛,但是和这么多人共同为一个目标而努力,这种感觉很幸福很有干劲”,其中一名实践队员一边登山一边感慨道。在登上最后一级台阶后,实践队员全员成功登顶泰山日观峰,此刻日观峰上既有人摇动国旗高唱国歌也有人放空呐喊,这种热情胜利的氛围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在场的实践队员。最终,在漫长的寒夜等待中,一抹曙光浮现于远方天际,云霞颜色变得姹紫嫣红。在实践队员的瞩目仰望中,一轮耀阳缓缓从云端浮现,全体队员见证了著名的泰山日出。通过实地体验泰山,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泰山的确是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地质奇观和谐融为一体的绝佳景区,例如宏伟壮观的碧霞祠等众多殿宇建筑、五岳独尊的古代石刻等遗存古迹、云海日升的绝美风景等。

大明湖:水光山色与人亲

7月20日下午,伴随着“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市文旅局宣传短信的提醒,齐鲁山河实践队一行人离开泰安市来到泉城济南。大明湖历史悠久,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称“历水陂”,唐时又称莲子湖,北宋文学家曾巩又称其为“西湖”、“北湖”。大明湖作为老一辈济南人心中的观光胜地,每年拥有络绎不绝来参观的游客。为探究大明湖热度不减的深层次逻辑,齐鲁山河实践队于7月21号上午前往济南历下区大明湖公园开展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由大明湖北门进入景区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名湖公园的古鼎和历史主题的浮雕文化墙,一股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实践队员们漫步于湖边,欣赏着湖光美色和荷花美景,深刻感受到了大明湖公园内在的深沉的济南味道,具体说来就是集休闲、养生、文化、园林、生态复合一体的公园氛围感营造和建设。


图为实践队员们在铁公祠内的合影留念 刘人方 摄

大明湖公园同样重视对于文物古迹建筑的保护与开发,例如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提到的铁公祠现已经保护地非常好,还有规模庞大的道观庙宇同样保留了古代建筑的斑驳风格,以及具有观光特色的明湖石桥也是少有现代工业化的痕迹等等。行至超然楼前,实践队员们在被超然楼高大宏伟的建筑所折服的同时也被超然楼旁热情跳舞拉歌的中老年人群深深吸引。大明湖景区建设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各方游客到此开展活动和进行休闲,这也是大明湖始终成为济南市民喜爱胜地的原因之一。最终,实践队员们在大明湖牌坊前合影留念。

聊城运河文化博物馆:运载天下兴亡事

7月21号下午,齐鲁山河实践队离开济南市并前往聊城市开启最后一段社会实践旅程。坐落于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山东聊城,聊城运河文化博物馆是聊城市近年来建设的最大的一处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陈列、宣传教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为探索京杭大运河山东聊城段的兴亡往事与发展情况,7月22日上午,齐鲁山河实践队前往位于东昌湖公园的聊城运河文化博物馆开展实地实践活动。在实践队尚未进入场馆参观时,博物馆外面广场上,一群中老年人正在组团挥舞各型各样的彩条,还有远处一群人正在气定神闲地打着太极拳,这些文化娱乐活动为聊城运河东昌湖公园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实践队进入博物馆内部后,一座巨大的运河古船等比例复刻模型摆在博物馆一楼展厅的正中央。聊城运河文化博物馆内同样陈列了众多历史文物古迹,应用全息投影等数字可视化方式向游客生动叙说着千年古运河的沉浮往事。令实践队员们惊奇的是,运河博物馆内开设了绿色生态保护专题展览馆,里面收藏了众多当地中小学生的废品创意设计作品、生态文明建设改造样式影像、学生书法作品等,这无疑增加了博物馆展览的多元化和包容性,更能吸引游客参观,体现聊城市温暖的文旅人文氛围感的营造。


图为实践队员们在博物馆研究展品 杨兴潭 供图

通过参观聊城运河文化博物馆,实践队员们对于京杭大运河诞生、发展、完善的历史变迁沿革和运河应用的建造技术有了更深一层次的了解和认知。参观完运河博物馆后,实践队员们对于运河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深有感触。为对运河保护贡献一份青年力量,实践队员们集体提议到运河一脉形成的东昌湖滩涂附近开展垃圾清扫保洁活动。当实践队员们努力捡拾完滩涂上的垃圾后,看着大变模样的湖边滩涂,实践队员们各个都笑了起来。“我感觉这是有实际意义的有价值的行动”“我们就应该为运河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实践结束后,两名实践队员激动地说道。


图为实践队员们在运河博物馆前的合影 杨兴潭 供图

历经六天四城市的社会实践实地研学之旅,齐鲁山河实践队对于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文旅发展模式与乡村振兴融汇机制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在吃苦中历练,在历练中成长,实践队员们不仅收获的是对于社会实践既有工作的研究成果,更有团结合作、综合实践、调研方法、战略思维、统筹管理等经验的累积。本次社会实践胜利闭幕后,齐鲁山河实践队全体队员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青春的活力投身于为人民为祖国伟大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去。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兴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