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工学院农业生物质及其增值化利用团队赴韩参加2025年国际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会议:国际舞台展科研风采,助推农业工程国际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07 20:3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孙圣杰 余江东 李梦洁 郭丰 邓佳琪   阅读 3.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交流合作

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孙圣杰 余江东 李梦洁 邓佳琪 郭丰)2025 年 9 月 22 日至 26 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易宝军副教授带领团队学院相关专业5名研究生代表奔赴韩国釜山,参加了在BEXCO会展中心举办的以“推动可持续发展与ESG变革:搭建学术与产业的桥梁”为主题的ICOBTE&ICHMET 2025 国际会议。在这场聚焦可持续发展和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的国际学术盛会上进行学术交流,展现了华中农大在农业工程领域的科研实力与国际化风采,提升了国际视野与全球胜任力。

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国、韩国、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的595名学者、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聚焦全球气候治理与清洁能源转型的跨学科合作会议设置了7场特邀主旨报告,内容覆盖次季节至年代际气候预测、区域高分辨率气候模拟、机器学习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应用、碳捕集与封存(CCUS)技术部署、电网安全与可再生能源整合等前沿议题。同时,会议组织了21个分专题研讨会,共计举办230场学术报告,涉及能源公正转型、碳定价机制设计、国际碳市场链接、氢能与可持续城市发展、农业-能源协同创新等领域。会议共收录398份研究摘要,并展出159份学术墙报,展示了各国在碳中和路径、绿色金融、低碳技术示范等方向的最新成果。


             ▲ 会议开幕式合影(ICOBTE&ICHMET2025会务组供图)

国际舞台展风采,科研交流促发展

此次参会是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在国际学术交流领域的又一次实践。易宝军老师在会议期间进行了两场口头汇报,分别围绕“生物质与塑料废弃物共热解制备碳材料的特性研究”“生物质基石墨碳的制备及其对水中污染物的光催化机理”等前沿课题展开,与来参会的各国环境科学领域的科学家、研究人员深入交流,分享了华中农大在环境功能碳材料研发与水污染治理方面的最新成果。团队成员邓佳琪研究生也针对“钠盐添加剂对富磷固体废物与生物质共热解过程中磷形态转化的影响”进行汇报,充分展现了工学院学生在科研创新中的活力与潜力。

              ▲易宝军老师在做汇报(通讯员 邓佳琪摄)

           ▲邓佳琪研究生在做汇报(通讯员 余江东摄)

国际项目资助赋能,助力科研国际化迈新步

此次参会得益于学校国际影响力项目的大力资助。该项目旨在支持师生积极参与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学校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通过参与ICOBTE&ICHMET 2025的国际会议,不仅让团队的科研成果走向世界,也为学校在农业工程领域的国际化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是学校国际影响力项目资助的又一硕果。

             ▲出访参会人员合影(通讯员 出访人员供图)

未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将继续以国际化为引领,依托学校“一个小组统筹、一份方案统领、两张网络并进”的对外开放工作格局,鼓励更多师生走出国门,参与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学院将积极利用已有的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水产养殖设施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欧美顶尖科研机构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聚焦农业工程、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前沿领域,引进国际先进的科研理念与技术方法。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将不断提升在农业工程与环境科学交叉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与国际影响力,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解决区域性水与环境问题持续贡献“华中农大智慧”,在推动科研进步与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绘就农业工程与环境科学交叉领域的绿色发展新图景。

撰文 | 孙圣杰 余江东 李梦洁 邓佳琪 郭丰(排名不分前后)

图片 | 孙圣杰 余江东 李梦洁 邓佳琪 郭丰(排名不分前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江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1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