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师生进社区推动家医签约

发布时间:2025-08-28 22:0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尤焕琛 毛子坚 夏锦询 杜璟曈 张欣怡 邵潘言 任禹衡 徐棪燊 薛栀涵   阅读 5.6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22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白衣护心”志愿服务团队南京分队前往南京市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以“青春践初心,仁心佑乡邻”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助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政策落地生根,以实践的汗水浇灌基层医疗的沃土,用专业与热忱守护社区居民的健康未来。

从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宣讲开始,继而以问卷访谈与医疗义诊双线并行的方式,团队成员系统性收集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与需求,着眼于家医签约服务模式下的乡村慢病管理,为其优化提供数据支撑与实践经验。

早晨8点30分,实践团满怀热情来到南京市建邺区兴隆街道苍山路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家医签约连民心,青春服务促健康”主题实践。由吕思琪老师开场,明确当日实践目标与注意事项,亦为老人们简要介绍活动流程。紧接着,实践团成员积极踊跃行动起来,构建起“三位一体”暖心服务链。

图为实践队在苍山路社区服务中心的合照

前期精心设计的科普海报与宣讲PPT成为沟通的桥梁。宣讲组成员聚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通过兼具专业性与通俗性的演讲解说为老人们进行科普宣讲,用亲切的声音、生动的视频,将“家医是谁、签约何益、如何办理、服务内容”娓娓道来,击碎信息壁垒,点燃签约热情,获得众人积极回应与反响。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向老人讲解宣传单

随后,调研组成员以问卷为媒,深入社区老年群体,展开面对面访谈调研,与居民促膝长谈。成员们耐心倾听他们对家医签约的认知困惑、服务体验与真实期盼,重点记录家医签约服务的认知覆盖率、居民满意度及改进建议等。一笔一划记录下基层声音,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政策优化精准“画像”。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引导老人进行问卷调研

与此同时,张诗梦老师带领义诊组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置实践检测点,为居民提供血压、血糖检测等基础医疗服务,并现场普及慢性病日常管理知识。筛查不是终点,而是健康管理的起点。队员们结合检测结果,细致解读健康风险,推动“早筛查、早干预、早签约、早管理”的良性循环初步形成。

图为队员在为社区居民测量血压

在江浦街道巩固社区卫生服务站,队员们细心为老人测量血压,关心老人健康状况,并结合实际情况向大家科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知识。与此同时,队员们还分发了家医签约的宣传资料,深入了解居民对签约服务的认知与接受程度。通过走近社区、走进老人,队员们不仅收获了真实的调研反馈,也在交流与实践中进一步体会到医学生服务社会、守护健康的责任与使命。

图为队员与老人进行健康访谈

活动结束后,团队将结合此次实践所得问卷数据,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为完善家医签约服务模式下的乡村慢病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与政策建议。

图为实践分队在江浦街道巩固社区卫生服务站合照

此次“三下乡”之旅,是服务基层的窗口,更是青春成长的熔炉。从线上云端到线下基层,从调研数据到实践温度,本次实践既为基层慢病管理优化收集了珍贵数据,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健康医疗服务,也让队员们亲身体悟了国家强基层、建机制、推动分级诊疗的深远立意,见证了惠民政策在社区落地的生动图景与现实挑战。

“从签约一纸到守护一生,从问诊一刻到扎根一世——让青春与乡土共心跳。”“白衣护心”志愿服务团队将始终践行该口号,继续在守护人民健康的壮阔征程上,坚定前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薛栀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5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