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服务“乡村振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再次走进湖州市安吉县报福镇景溪村,开展暑期实践回访与成果汇报活动。本次回访旨在向村委和村民展示前期实践阶段形成的初步规划方案,并通过座谈交流收集反馈意见,推动设计成果与乡村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
回溯前期集中实践阶段,团队以安吉“竹资源”为核心优势,紧扣“以竹代塑”绿色发展理念,针对景溪村下阴山区域闲置空间活化难题,创新提出“多元业态融合”设计思路——涵盖研学教育基地、竹创工坊、茶饮阅读区、竹憩驿站四大功能板块,旨在通过盘活生态文化资源,构建“文化传承+产业发展+村民受益”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回访现场,实践团成员借助设计文本展开详细讲解,让村委与村民清晰感知方案的可行性与价值。
汇报交流环节气氛热烈。村书记对方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设计思路既注重竹文化的传承,又兼顾村民实际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体现了年轻学子的创新视角与社会责任感。村民代表也积极建言献策,围绕闲置空间实际利用效率、业态运营模式可持续性、村民参与机制完善性等方面提出诸多务实建议,为方案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为实践团回访汇报方案
此次回访并非简单的成果展示,更是一场校地双向赋能的深度交流。团队将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吸收反馈意见,优化方案细节,努力推动设计成果与景溪村乡村振兴实践深度融合。
本次回访活动使实践团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设计图纸上的美好愿景,更需要与乡土实际紧密结合的落地路径。未来,浙江农林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深化校地合作,探索以设计赋能乡村、以创新推动发展的新模式,助力景溪村建设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的美丽乡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施虹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