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学子社会实践|剪韵溯流:舞水剪纸的非遗寻踪与传承新声

发布时间:2025-08-26 22:0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石霄   阅读 1.9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传承非遗文脉,凝聚青春力量。近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拾遗楚韵·启为创新”非遗调研团队走进嬉麓非遗特色街区手意草堂舞水剪纸非遗研习工作室,在第四代传承人邬金与第三代传承人袁超美的引领下,开启了一场对剪纸艺术的深度探索。从工作室的艺术氛围感知,到传统纹样的寓意解读,再到技艺传承的代际故事聆听,青年学子以实践为笔,记录着舞水剪纸这项传统技艺在当代的传承脉络与活力,用青春视角诠释着非遗保护与创新的时代意义。

图为“拾遗·楚韵”调研团队伫立手意草堂门外所见到的“十二生肖”系列剪纸,即将踏入剪纸艺术的世界,一场传统技艺探索之旅就此开启。

图为“拾遗·楚韵”工作室内部参观:墙上挂满各式剪纸作品,红与彩交织出浓郁艺术氛围,团队成员驻足凝视,沉浸于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图为邬金介绍经典作品:第四代传承人邬金托举蓝白圆形剪纸,讲解巨龙穿祥云、牡丹相伴的纹样寓意——天地、精神与繁荣,尽在刀刻之间。

图为邬金老师展示毛泽东侧影剪纸作品特写:红色剪纸《毛泽东侧影》中,流畅线条勾勒出领袖的坚定与智慧,以传统技艺致敬历史,珍视记忆。

图为“母女传承人”研讨创作:邬金(左)与袁超美(右)俯身共绘图案,母女身影里,是剪纸技艺的代际接力,更是热忱的延续。

图为邬金向团队展示细化设计草图:橡皮擦除冗余,蘸水笔重描轮廓,蓝纸上的线条愈发清晰,剪纸的精致从设计起步。

图为邬金老师雕刻剪纸细节:执刀凝神,轻转手腕刻出仙鹤细羽,缓下节奏雕琢牡丹褶皱,刀起刀落皆是功底。

图为作品装裱场景:邬金邀请并指导队员一同进行剪纸揭稿和装裱工序,指尖轻压确保平整,用心守护这份传统艺术的美好。

图为袁超美展示荣誉证书并介绍获奖作品:袁超美展示母亲袁起亮的获奖证书,《仙鹤鸣春》的全国奖项,见证老一辈艺人的坚守。

图为邬金老师在为团队成员介绍传统剪纸文化融合现代创新作品——“剪纸”牌包包。

图为团队与传承人合影:队员与邬金、袁超美在作品墙前合影,一天的探索让青春更懂传承之责,此帧为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石霄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4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