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瑶乡八春秋,情系乡土践初心 ——房建华先生专访

发布时间:2025-08-20 17:2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符耀匀   阅读 2.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5日讯(通讯员 符耀匀) 在粤北瑶乡的青山绿水间,有这样一位基层工作者,用8年的时光书写着坚守与奉献的篇章。身兼社工站副站长、人大代表、党员多重身份的房建华先生,以脚步丈量土地,以真心服务群众,将“为民初心”镌刻在瑶乡的每一寸土地上,成为乡村振兴征程中一面鲜艳的旗帜。

初心如磐,扎根乡土

2025年7月11日上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桑榆非晚大学生社会实践队走进情满寨岗镇社区(微)爱心驿站,专访房建华先生。身着蓝色社工马甲的他笑容亲切,黝黑的面庞、沾着泥土的指尖,尽显扎根乡土的实干底色。

谈及入党初心,房建华眼中闪烁着坚定:“大学时,党组织书记的引导和丰富的党建活动,让我对共产党满怀向往。于是,我递上了入党申请书,于2004年12月成为预备党员。”至今,房建华先生的党员生涯已接近21年,他始终将“服务群众”镌刻心间。作为社工站少数的社工党员,他多年来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升思想觉悟,时刻与党保持一致,在工作中团结同事,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2021年9月,房建华当选寨岗镇第十九届人大代表,成为连南偏远山区少数民族中唯一一名社工人大代表。“社工是我人生路上无悔的选择,人大代表是我奋斗路上的一个新起点。”他常说,人生需要拼搏与不懈追求,在艰难困苦中永存信念,才是真正的奋斗。这份信念,支撑着他在三年多的代表生涯里,始终扎根服务一线,从带领志愿者入户关爱空巢老人,到帮困难群众插秧收谷,用一件件小事在困难群众中筑起温暖“雀巢”。

(图来源:寨岗镇社工站公众号)

当被问及扎根瑶乡的动力,他坦言:“既是对故土的眷恋,更是党员的责任。”在他看来,党建引领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通过“同生活同工作同劳动”的双百工程,打通民政为民服务工作“最后一米”,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化作田间地头的帮扶、滞销农产品的线上吆喝。自2019年7月担任寨岗镇社工站副站长以来,他带领团队践行“同吃同住同劳动”理念,加强与各级部门沟通,让政社关系愈发稳固,也让社工站获得了更多关注与支持。

(图为队员在采访房建华先生。陈妙彤 供图)

风雨兼程,守护一方

基层工作充满挑战,房建华先生道出基层服务者的艰辛:“服务半径扩大、交通不便,有时一天要跑好几个村子。但只有走进家门、握住双手,才能摸清群众真正的需求。”他分享了帮助钟彩嫂一家的经历,从冒雨碾米到发动邻里互助,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为民初心。作为人大代表,他关注农村“三留守人员”,聚焦“一老一小”,计划依托社区微基金项目开展节日结对帮扶活动,用包粽子、做汤圆的烟火气,织密乡村关爱网络。对于青年学子,他语重心长地说:“学好本领、脚踏实地,把个人成长融入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

(图来源:寨岗镇社工站公众号)

近年来,寨岗镇多次遭遇强降雨,洪涝灾害给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面对汹涌的洪水,房建华先生毅然挺身而出。他带领社工团队日夜奔波在各个村落,挨家挨户排查安全隐患,帮助村民转移至安全地带。洪水退去后,他又迅速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组织社工清理淤泥、修复受损设施,还为受灾困难群众提供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2024年房建华先生被寨岗镇党委评为“抗洪优秀个人”荣誉。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抗洪救灾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多年来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最好诠释。

(图来源:寨岗镇社工站公众号)

深耕基层,问暖民心

午后,我们随房建华先生来到官坑村,实地感受他深耕基层的成果。驻村社工点内,整齐的民情档案、手绘村落地图、服务思维导图,无声诉说着社工团队对工作的细致与用心。8个社工点覆盖24个村(居)委,每月15户的走访标准,在房建华先生这里早已成为习惯。

(图为社工团队的服务思维导图。陈美欣 供图)

房建华先生带着我们穿行巷道,走进几户村民家中探访。他对19个自然村小组分布如数家珍,每推开一户家门,都能与村民熟稔地用客家话唠家常。他常握着老人布满皱纹的手,认真倾听生活琐事,有时还会拿出血压仪为留守老人测量血压,朴实的话语中满是关切。

(图为房建华先生带领队员入户探访。陈美欣 供图)

“双百社工是一项深入民心的职业。”房建华始终这样认为。八年驻村服务中,他走遍24个村居委,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能为全镇困难群众提供精准服务,用真心换来群众的信任。在官坑小学,一间由他链接资源建成的图书室里,3000册图书、23个书柜整齐排列,这套价值5万余元的设施,让孩子们有了更广阔的阅读天地。

(图来源:寨岗镇社工站公众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八年的驻村服务工作中,房建华先生还充分发挥个人写作经验及能力,着力加强社工站宣传工作。从2017年11月至2025年6月,他坚持用心撰写一篇篇饱含深情的微文,以生动的笔触记录社工站的点滴故事与工作成果,微文推送累计120余篇,有效提高了社工站的宣传力度,让社工站的温暖故事得以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其中,他个人撰写的《砥砺前行社工路》一文,在参加“党建引领 汇聚社工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清远市第四届社工征文比赛时,凭借真挚的情感与扎实的文字功底,荣获三等奖,为社工站赢得了荣誉。不仅如此,他还参与编写了《罗叔“等靠要” 的思想转变》《边缘群体的个案救助》两个案例故事,成功入选《清远市民政 100 个小故事》,这些故事生动展现了社工站的工作成效与人文关怀。



(图来源:寨岗镇社工站公众号)

此外,房建华先生还通过带动驻村妇女群体开展生计项目,积极为她们创造展示自我与实现价值的平台。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他带领驻村妇女广场舞队参加寨岗镇“舞动寨岗”广场舞比赛,经过顽强拼搏,最终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2024年更是带领妇女志愿者舞队荣获这项比赛的冠军。这些成绩不仅打破了官坑舞队多年来参加比赛无奖牌的沉寂局面,更让妇女群体树立起自信心,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增强了她们在乡村建设中的参与感与凝聚力,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坚实而温暖的“她力量”。

(图来源:寨岗镇社工站公众号)

房建华先生强调:“作为社工,不仅要做好服务对象的兜底工作,还要营造温暖有爱的社区氛围,给予老人们精神慰藉。”于是在他的带动下,节日成了情感交融的纽带。广场舞跃动希望,粽香裹着欢笑,每个活动都镌刻着温暖。官坑村传承的重阳敬老礼俗里,总留着社工的席位;当社工叩响家门,滚烫的茶汤早已备好。这份你赠我真心、我予你热肠的双向奔赴,让瑶乡的土地都浸润着动人的烟火情。

最令人动容的,是他与罗叔的故事。面对沉默寡言的帮扶对象,房建华先生挽起裤脚,走进稻田,用并肩劳作敲开了心门。当得知罗叔家的瓦房已成危房,他立即协调人大代表实地考察,推动危房改造和政策帮扶。如今,罗叔的生活逐渐向好,这份改变背后,是基层工作者日复一日的坚守。

(图为房建华先生带领队员探访罗叔。陈美欣 供图)

入户走访结束后,房建华先生仍坚持去田间巡查。他说:“就像习总书记讲的一样,基层干部要真正地贴近群众,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真正地融入到群众中去。”在瑶乡的山水间,他正用行动书写着共产党员的担当,让社工服务成为连接党心民心的温暖纽带。

图为官坑村稻田。陈美欣 供图)

8载光阴流转,房建华先生以党员的赤诚、社工的热忱、人大代表的担当,深深扎根瑶乡大地。他将入党初心化作田间地头的躬身力行,把服务承诺融入千家万户的点滴关怀。无论是对话时娓娓道来的初心故事,还是行走间脚踏实地的为民实践,都彰显着他对乡土的眷恋与坚守。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凝聚民心,不仅推动着乡村的发展与改变,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基层工作者的使命,让党建引领的温暖力量在瑶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乡村振兴征程中坚实的推动者和践行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符耀匀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9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