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印记,汲取奋进力量——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警心相连,育兴沽源”实践队沽源红色基地探寻之旅

发布时间:2025-08-20 17: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琪瑄   阅读 3.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0日讯(通讯员 花晓语、李玥彤) 近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警心相连,育兴沽源” 三下乡实践队来到沽源县红色基地,开启了一场追寻红色记忆、汲取奋进力量的红色文化探寻之旅。此次实践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沽源县,这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承载着无数先辈们的热血与奋斗。实践队抵达红色基地后,便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启了对沽源历史的深度探寻。

抗战岁月:热血与牺牲

队员们首先了解到沽源县波澜壮阔的反抗历史和抗战历史。在那段艰难岁月里,沽源人民面对外敌入侵,毫不畏惧,英勇抗争。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沽源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事迹,如当地游击队与日军的多次激烈战斗,以及无数普通百姓为支持抗战所做出的无私奉献。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坚固的防线,为保卫家园、捍卫民族尊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图为实践队在抗战历史展示区聆听讲解。尹若瑄 供图

在抗战历史展示区,队员们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记录了当时战斗的激烈场景,一件件残破的武器见证了先辈们的英勇无畏。讲解员指着一幅描绘游击队员伏击日军的画面,详细讲述了当时战斗的经过。队员们听得聚精会神,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深刻体会到了先辈们的爱国情怀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这些故事让我深受触动,” 实践队队员张祎林说,“先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新中国建设:奋斗与成就

随后,讲解员又为队员们讲述了沽源后续的斗争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进程中,沽源人民依然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为沽源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实践队在新中国建设展示区参观。黎梦圆 供图

在新中国建设展示区,队员们看到了许多反映沽源人民在农业、工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的实物和图片。讲解员介绍道,新中国成立初期,沽源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通过集体劳动,开垦荒地,修建水利设施,逐步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队员们看到了一些当年使用的农具和水利设施模型,这些简陋的工具背后,是沽源人民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沽源人民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实践队队员张琪瑄感慨道,“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文化传承:历史与现代

除了革命历史,沽源县从古代至如今当地的社会生活文化也深深吸引着队员们。在基地展示区,各种农用器具、榨油器具等古老物件,展现了沽源人民过去的生产生活智慧。这些器具虽已历经岁月沧桑,但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诉说着沽源的农耕文明。

▲图为实践队在生活文化展示区参观。尹若瑄 供图

在生活文化展示区,队员们看到了许多反映沽源人民传统生活方式的展品。从古老的纺车到传统的榨油机,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沽源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讲解员介绍,这些传统技艺虽然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被机械化生产所取代,但它们依然是沽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沽源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坚守。

“这些传统技艺让我感受到了沽源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实践队队员朱虹吉说,“我们应该珍惜这些文化遗产,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下去。”

▲图为 “警心相连,育兴沽源” 实践队在沽源县红色基地合影。黎梦圆供图

精神传承:使命与担当

作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学子,队员们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与担当。通过这次参观学习,队员们将红色精神与学校所倡导的忠诚、奉献、严谨、专业的精神紧密结合。红色精神中蕴含的坚定信念、无私奉献,正是他们在未来司法工作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品质。

“在参观过程中,我被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深深打动,” 实践队队员张鹤潇说,“作为一名未来的司法工作者,我将把红色精神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参观结束后,实践队队员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他们纷纷表示,这次红色基地之行不仅让他们对沽源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他们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队员们一致认为,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们将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今后的学习、实践和生活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这次红色基地之行是一次难忘的精神之旅,” 实践队队长李佳晨总结道,“我们不仅在这里学到了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这里汲取了奋进的力量。我们将把这种力量带回到学校,带回到未来的岗位上,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撰文 | 花晓语 李玥彤

图片 | 黎梦圆 尹若瑄

审核 | 魏榛 张琪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琪瑄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