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名,赴文化之约

发布时间:2025-08-19 17:4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田志谏   阅读 9.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9日讯(通讯员 薛淑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红色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挖掘沂蒙精神、地方特色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时代价值,烟台大学药学院文意承新实践队赶赴临沂市和潍坊市,以“追寻沂蒙精神根脉,播撒文化传播星火”为主题,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考察、自媒体创作、线下宣讲等形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7月9日,实践队首站走进鲁南制药,了解企业传承红色基因、坚持自主创新的历程,感受“创新为民”的责任担当,学习赵志全同志“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随后,队员们在沂蒙革命纪念馆参观历史图片、老物件,聆听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故事,深入理解“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当日下午,实践队来到王羲之故居,了解“书圣”生平成就,感受书法艺术魅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图为队员们参观红色革命内容展板。张芮菡、王钰幸子、卢禹睿 摄

7月10日,队员们在益民公益救援服务中心,看到了平凡人用坚守书写的不凡——公益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日复一日的责任与行动;在华东中央局旧址,队员们触摸到了红色基因的脉动——革命先辈用热血铸就的精神丰碑;在临沂市博物馆,队员们聆听岁月沉淀的回响——一件件珍贵文物串联起城市记忆,让历史文脉在触摸中永续传承。基于对沂蒙精神的理解,队员们走进了白鹭社区,开展宣讲、问答互动等活动,推动红色精神融入基层管理。

图为实践队与地方实践相关负责人进行合作交流。薛淑怡、于浩然、卢禹睿 摄

7月11日,实践队转至潍坊。在西上虞社区启动校社签约共建仪式。队员们针对社区儿童设计有奖问答、绘画分享等活动,将红色精神与地域文化融入互动中,通过校社签约筑牢结对共建根基,并结合社区实际,提出文化活动优化建议,让红色基因于笔墨间延续,青春力量在基层中绽放。

图为队员们通过多元方式分享实践活动。田志谏、薛淑怡、王心雨 摄

7月12日,实践队探访潍坊文化地标,在世界风筝博物馆参观各类风筝展品,了解传统风筝制作技艺;在古炮台实地考察,追溯历史烽烟;在潍坊市博物馆浏览馆藏文物,梳理城市文化脉络,进一步解码潍坊地域文化特色。

7月13日,潍坊实践的尾声,实践队在潍坊开展主题宣讲:在昌乐卫生中心,结合实践见闻讲解中医药文化与红色精神的融合价值;在昌乐一中,通过史料分享与师生互动,阐释沂蒙精神的时代内涵,激发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与担当意识。两地以宣讲架起沟通桥梁,促进跨区域文化整合。

图为文意承新实践队的合照。江诗雨、薛淑怡、刘颜萍、杨环宁 摄

实践队通过本次暑期实践,推动红色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走出“历史陈列”,与时代需求、传播环境相契合,让文化传承从静态变成动态参与。未来,文意承新实践队会继续在文化传播领域发力,用多种形式讲好文化故事,以青春行动助力文化传承创新,履行青年守护文化根脉的责任,让特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写好青年一代的文化传承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田志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1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