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科技变废为宝,果皮绘就振兴画卷

发布时间:2025-08-11 18:1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欧炳源   阅读 7.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1日讯(通讯员 欧炳源、曾爱琳、付琦)在惠州博罗公庄的田间地头与社区角落,活跃着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天胶之膜实践队”的身影。实践队带着实验室技术,捧着新鲜果壳,要让废弃果皮在创新中重生,让环保理念扎根乡土。

▲图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三下乡实践队队员出征照

田间地头:果皮堆里的科技密码

惠州博罗公庄里的果农常为柑橘皮、荔枝皮等果皮废弃而烦恼。“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天胶之膜实践队”带来创新解决方案——“双水相提取技术”。

▲图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三下乡实践队队员在荔枝基地进行调研

▲图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三下乡实践队队员在柑橘果园进行调研


在实验室内小源演示:将果皮粉碎放入特制溶液,一步即可分离提取出淡黄色的果胶和黄酮类物质。果胶可作面膜原料,黄酮用于保鲜,显著提升废弃果皮价值。

▲图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三下乡实践队队员在实验室内进行研究

▲图为“双水相提取技术”的提取过程实验图

这项专利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田间与社会。试验证明,用柑橘皮提取的保鲜剂能使水果保鲜期延长5天。大姐欣喜地表示:“这技术能帮我们多赚不少钱”。实践队用科技成功将“被遗忘的宝藏”转化为果农增收的新资源。

▲图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实践队队员在帮扶的柑橘果园的合照

社区课堂:播种科技赋能的绿色未来

带着田间科技转化的成果与理念,“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天胶之膜实践队”深入社区,不仅带来知识,更带来科技赋能果皮价值的生动诠释。

▲图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三下乡实践队在社区进行教学

队员们向孩子们科普荔枝皮、柑橘皮等多种果皮中废弃物的科学价值。知识讲解后,轻松活泼的“水果蹲”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深化了对果皮的认识。

▲图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三下乡实践队队员与小朋友的提问互动

▲图为社区小朋友们在玩“水果蹲”的游戏

告别热闹的游戏场景、手工制作环节则将科技理念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创意实践,废弃的果皮在孩子们巧手中变身彩色花朵、小动物和风景画。

▲图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三下乡实践队队员在教小朋友制作果皮贴画

小朋友用柑橘皮拼出一只螃蟹、开心的说:“你看!这是柑橘皮做的螃蟹,它有大钳子呢!”队员们适时引导:“科技让我们发现果皮新价值,你们的巧手让它变成美丽艺术!这就是变废为宝的魔法!”这不仅是手工,更是环保理念的具象化播种。

▲图为小朋友展示自己制作的柑橘皮做的螃蟹

▲图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三下乡实践队队员与小朋友们一起完成的果皮贴画

从田间解锁果皮的科技密码,到社区播种创新的绿色理念,“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天胶之膜实践队”用青春架起了一座连接科技与乡土的桥梁。队员们坚信:“每一片果皮都有价值,每一份创新都能服务乡村。”

▲图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三下乡团队集体合照

当科技让废弃果皮重获新生,当创新的种子伴着环保意识在孩童心田萌芽,果皮资源由此焕发新生,共同绘就了“乡村振兴”最富活力的青春画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欧炳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6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