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假期”公益课堂圆满结班,点亮儿童多彩梦想

发布时间:2025-08-09 20:1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士瑜   阅读 3.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近日,由共青团漯河市源汇区委主办,顺河街街道、泰山中路社区、建设西路社区承办的“七彩假期”公益课堂在顺河街街道办事处4楼顺利结班,为孩子们的假期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本次“七彩假期”公益课堂为期20多天,吸引了60多名儿童参与。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绘画、音乐、手工、科普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趣味教学的方式,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魔方”故事会,点燃儿童创意火花

大学生志愿者刘士瑜引导孩子们化身“故事魔法师”,分组抽取时间、地点、人物等六大故事元素卡,通过电子骰子激发灵感,协作完成奇幻故事创作。当“彩虹鲸鱼穿越时空拯救糖果王国”的奇遇诞生时,教室里掌声雷动。让孩子们发现“天马行空的想法经协作可变成美妙童话”,激发文学创造力。用骰子与卡片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为儿童播种下文学与想象的种子。

▲图为刘士瑜讲述“魔方”故事会规则

自然的印记——植物拓印

大学生志愿者韩卓颖向孩子们介绍了植物拓印的历史渊源和艺术价值。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精心将颜料颜色渲染于叶子和花瓣,随后将染色叶子和花瓣精心拓印于纸张之上。通过使用水彩完善细节,孩子们就可以得到一幅美丽的图画。“原来每片叶子的纹路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们举着自己完成的作品,兴奋地交流着创作心得。

▲图为韩卓颖教小朋友们树叶拓印的注意事项

风车上的四季

大学生志愿者钱行展示了融入春、夏、秋、冬元素的创意风车样品,并讲解制作要点。孩子们在志愿者协助下,兴致勃勃地裁剪卡纸、组装转轴、绘制季节图案。大家发挥想象力,将雪花、柳叶、荷叶等四季意象融入作品。通过手工实践,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悟”,既锻炼动手能力,也加深对自然更替的感知。

▲图为钱行展示风车制作步骤

纸杯变变变

在大学生志愿者吕佳芮的带领下,孩子们化身“小小艺术家”。他们利用纸杯、彩纸、画笔和胶棒,通过剪贴、涂鸦与拼接,创作出形态各异的“纸杯人”——憨态可掬的萌宠、酷炫十足的机器人跃然眼前。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童趣与奇思妙想,孩子们高举亲手制作的纸杯人,骄傲展示创意成果,活动现场洋溢着创造的喜悦。

▲图为吕佳芮讲述制作纸杯人所需材料

卷卷的烦恼

孩子们在大学生志愿者周佳欣的课堂上,用画笔勾勒绘本主人公“卷卷”的生动表情,并以七彩扭扭棒为卷卷设计蓬松发型。课程融合绘画与手工,引导孩子通过叠色技法绘制五官,再用扭扭棒缠绕出立体卷发,将“烦恼”变为独特魅力。孩子们在创作中领悟自我接纳的真谛——每一缕“卷卷”都是闪耀的个性符号,每一次缠绕都是自信的绽放。

▲图为周佳欣“卷卷的烦恼”课堂

风景速写

大学生志愿者徐盼乐向孩子们展示了简单的风景速写范例,包括树木、房屋和远山的画法。孩子们在纸上跟着临摹,起初有些生疏,但很快掌握了基本方法,画出了各具特色的风景。大家兴奋地举着作品,稚嫩的线条里透出满满的成就感。整节课轻松有趣,孩子们在临摹中初步体验了绘画的乐趣。

▲图为徐盼乐教小朋友们画画

危险的事情我不做

大学生志愿者孙海博通过真实案例视频,向孩子们直观呈现溺水、火灾、地震等灾害的严重后果。看着视频里因溺水而挣扎的小生命、被大火吞噬的房屋以及地震中倒塌的建筑,孩子们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深刻意识到危险就在身边。详细介绍了溺水的常见原因和危险区域,提醒孩子们不要私自到河边、池塘等水域游泳或玩耍;防火知识教学时,孙老师讲解了火灾的成因和预防措施。课堂过程中,通过提问,玩智趣小游戏等,让孩子们对这些安全知识记忆更加牢固。

▲图为孙海博带领孩子们看安全小视频

中华传统武术

在大学生志愿者于欣怡的带领下,孩子们将中华传统武术“五步拳”一气呵成地打下来,让孩子们感到通体流畅,并深深地体会到中华文明的武学文化与精神。在同学们的强烈呼声下,于欣怡还教会了孩子们现代武术的部分基础动作,对强身健体有莫大的帮助。

▲图为于欣怡给孩子们展示武术动作

感受中国科技的神奇

大学生志愿者吕继征带领孩子们通过“水瓶爬升”实验引发阵阵惊叹——受热后倒扣的空瓶竟将盆中水源源不断“吸”入瓶内,直观演绎了热胀冷缩与大气压强的科学原理。“沉底乒乓球”实验则打破常识:通过调控水流与空气,原本浮于水面的乒乓球竟稳稳沉入水底,生动揭示浮力与压力的奥秘。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触摸科学脉搏,“这些‘魔法’实则是中国古人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结晶。

▲图为吕继征做“沉底乒乓球”小实验

跟随音乐的心跳——音乐与节拍

当汤姆猫的指挥棒甩飞在乐曲高潮时,孩子们的笑声已化作跃动的音符!大学生志愿者王嘉豪创新融合《猫和老鼠》经典片段:小朋友通过汤姆摔下指挥台、杰瑞抢指挥棒的爆笑场景,直观学习快慢板转换与强弱拍对比。从四分之二拍的节奏分解到交响乐团的乐器占位,生动的比喻让抽象知识变得触手可及。

▲图为王嘉豪用《猫和老鼠》音乐教小朋友们指挥

百变扭扭棒——郁金香

“这里要绕三圈,再穿过这个环。”大学生志愿者范曦文手持扭扭棒演示制作郁金香,扭扭棒柔软易弯折,色彩明丽如彩虹落入掌中,这看似简单的材料却恰恰成为孩子们手中最奇妙的魔法棒。从最初略显生疏的摸索,到后来熟练地组合、缠绕、拼接,扭扭棒在指尖的起伏盘旋里渐渐有了温度与呼吸。

▲图为范曦文教小朋友们制作郁金香

《少年中国说》朗诵课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孩子们挺直脊梁,以清澈童声齐诵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目光如炬、气势如虹。大学生志愿者郭柯馨逐句指导情感表达与肢体语言,从轻重音处理到握拳振臂的仪态雕琢,让百年经典焕发新生。当稚嫩而坚定的宣言响彻教室,家国情怀的种子已随铿锵声浪扎根心田,映照出新时代接班人的精神脊梁!

▲图为郭柯馨带领小朋友们朗诵《少年中国说》

保护动植物

大学生志愿者刘亚丹通过生动图片、视频及互动游戏,为孩子们讲授。课堂对比展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与外来入侵物种,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在趣味问答环节,孩子们踊跃辨识珍稀动物;分组讨论时,大家积极分享保护身边动植物的理念课程旨在培养青少年尊重自然、爱护生命的意识。

▲图为刘亚丹提问动物的相关知识

红红的中国心

“为什么国旗是红色的?五颗星星代表什么?”大学生志愿者李瑞冰老师从五星红旗的诞生讲起,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让孩子们读懂旗帜背后先烈们的牺牲与信仰。当听到少年英雄王二小为保护乡亲引敌入埋伏的故事时,孩子们攥紧小拳头,眼神里满是敬佩。“原来英雄不一定是大人,小朋友也能保卫国家!”一位孩子的话道出了红色教育的真谛——爱国与勇气,与年龄无关。

▲图为李瑞冰讲述国旗上五颗星的象征意义

有趣的汉字

大学生志愿者崔雯迪的汉字课堂化身奇妙的文化乐园,她以生动的汉字起源故事为引,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揭秘汉字的演变历程。当游戏开启时,课堂瞬间沸腾——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欢笑声中,孩子们不仅理解了汉字“以形表意”的智慧,更在潜移默化间触摸到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脉动,让文化自信的种子悄然萌芽。

▲图为崔雯迪带孩子们做游戏

中医小课堂

大学生志愿者王子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先从孩子们熟悉的身体部位讲起,比如手、脚、心脏、肝脏等,随后引入了阴阳五行的概念。用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讲解了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让孩子们明白身体各部分像一个大家庭一样,需要保持平衡才能健康。

▲图为王子玉中医小课堂

辛苦忙活了一个月的大学生志愿者,决定用一场“八一”展演,检验这段时间的活动成效,为这次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节目编排、服化道准备、音响视频调试,大学生志愿者们充分发挥善于学习、勇于探索的优势,通过请教、自学、讨论,一步步精心打磨演出环节。

▲图为青鸟志愿服务队的大学生们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建军节当天,顺河街街道办事处4楼,10个节目,在大学生和小朋友的协同配合下精彩呈现出来!伴随着大学生志愿者们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七彩假期”公益课堂的圆满结班,为孩子们的假期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相信在志愿者们的关爱和帮助下,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追逐自己的梦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士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