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20日,苏州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未”爱而生,星火传递实践团于江苏省常熟市、泰兴市等地区开展暑期公益支教活动。实践团成员带着对乡村教育的热忱,跨越城乡距离,为小朋友们送去了知识的滋养、陪伴的温暖与成长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星火传递“的初心,让“未”爱而生的理念在乡野间落地生根。
指尖折趣,纸韵传情
折纸课上,实践团成员以宿舍巧遇“傲娇”小猫开启课堂,再向孩子们介绍小动物的重要性、危险处境以及如何保护动物,最后通过教折立体小猫结束课堂。一张张纸张在孩子们手中渐渐有了生命力,教室里满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图为实践团成员上折纸课
图为小朋友折纸展示
线连心意,球聚欢颜
七彩绣球课堂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实践团成员们带来材料包,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绣球。从花纹张贴到绣球组装,每一个步骤都饱含着耐心与期待。绣球在很多民族都寓意着吉祥、幸福,通过制作绣球,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能了解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
图为七彩绣球成品展示
以心感恩,以情传爱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课堂上,实践团成员站在讲台上,分解着手势舞的每一个动作,认真教唱着每一句歌词。稚嫩的歌声搭配整齐的手势舞,成为支教课堂上最动人的风景,也让“感恩”二字在旋律与动作中变得鲜活可触。
图为实践团成员教唱感恩歌曲
图为实践团成员教感恩手势舞
托盘里的奥秘,童心间的好奇
实践团队员们带着硬币、回形针、清水、滴管以及托盘等材料,为孩子们演示了“液体表面张力”实验,用趣味互动揭开了藏在水面下的科学奥秘。当孩子们的眼睛因发现而发亮,当他们开始追问“为什么”,科学的种子已悄然埋下。正如那枚硬币上的水珠,看似微小,却折射出探索世界的无限可能。
图为实践团成员带小朋友感受液体的表面张力
奔跑乡间路上,点燃夏日活力
生命在于运动,除了课堂知识的学习外,实践团成员还组织了户外活动。除了简单的热身外,实践团成员还与孩子们一起玩了你画我猜、脑经急转弯、一二三木头人等游戏。当孩子们的笑声回荡在乡野间,当团队协作的种子在心里发芽,这个夏天的奔跑与欢笑早已超过了游戏本身。
图为孩子们玩一二三木头人游戏
时光如流水,悄然无声地滑过指尖,留下淡淡的痕迹。两周的支教时光在不知不觉中已然过去,虽时光短暂,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知识的种子、温暖的种子、希望的种子。苏州工学院“未”爱而生,星火传递实践团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继续践行青春使命,让爱心如星火般传递,让更多乡村孩子在陪伴与鼓励中勇敢追逐梦想,做快乐的自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汪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