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芜湖建设区域文旅中心,2025年7月24日至26日,安徽工程大学国家级“大创计划”重点项目团队,在校社会合作处处长王弘带领下,赴芜湖市及区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区域文旅中心视角下芜湖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策略研究”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精准把脉:市级战略布局
首日调研聚焦市级层面。上午,团队在芜湖市文旅局系统学习产业规划,了解资源整合、IP打造(铁画、米市、渡江第一船)、智慧化建设、服务提升及长三角融入的进展与挑战。随后,团队走访方特主题乐园,交流其运营现状及产品迭代、区域联动等挑战,探讨创新路径。下午,团队考察芜湖古城(米市),调研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模式,积累街区发展经验。
纵深推进:区县特色潜力
次日调研深入区县。在繁昌区文旅局,团队获悉当地正以人字洞远古文化、繁昌窑青白瓷文化和红色文化打造特色点位,重点了解了人字洞遗址及繁昌窑遗址博物馆项目建设情况,并探讨区域联动。团队随后实地考察人字洞遗址。下午,团队赴湾沚区文旅局收集数据,探索工业旅游潜力及芜宣机场对区域通达性的作用。
聚焦乡村:非遗赋能振兴
第三日聚焦县域乡村与非遗。团队了解丫山花海石林景区联动乡村打造“花海+民俗”产品的实践,探讨利用油菜花节、牡丹节等平衡客流、提升淡季活力的策略。在丫山风景区,调研其非花期体验、石林科普转化及文化融入。下午,团队围绕国家级非遗“无为鱼灯”和特色美食“无为板鸭”的产业化、传承与文旅融合进行深度调研,探讨其作为核心吸引物带动乡村振兴的路径。最后一站是八里畈村任氏宗祠,了解鱼灯在活态传承、旅游体验设计及带动增收方面的实践与挑战。
本次调研行程紧凑,覆盖芜湖文旅核心领域。下一步,团队将整理分析一手资料,围绕“区域文旅中心”定位,聚焦资源整合、产品创新、产业生态优化、智慧文旅、营销合作及人才支撑等维度,撰写高质量研究报告与建议书,提交相关部门,并通过校内外平台传播成果。
(文/图:王楠、齐慧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楠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