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术学院青年大学生团队赴大兆先锋新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04 12: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帆   阅读 311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4日讯(通讯员 张帆)为推动思政课理论与基层调解实践的深度融合,深入宣传基层治理创新成果、展现基层调解工作的生动实践,近日,西安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下乡”团队走进先锋新村人民调解室,用5天时间开展调研宣讲,既见证了这份治理智慧,更以艺术力量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为摸清调解室的“治理密码”,团队首先与村干部、调解员召开座谈会,围绕“调解机制如何建立”“矛盾化解有哪些妙招”等问题深入交流,明确了调研主线。

随后,队员们以“入户访谈+线上问卷”的形式走访64户村民,在“拉家常”中收集到“有矛盾就先找调解室”“村干部对村里大小事务都很上心”等真实反馈。从“听介绍”到“亲体验”,团队对调解室的治理逻辑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图为实践团走访调研现场

调研之外,团队更以艺术专长将“认知”转化为“行动”。宣讲会上,他们跳出传统模式,用《乡政府办公室》《基层治理的样本——枫桥经验》等美术作品,引出先锋新村“三分钟服务圈”“三听四诊”等调解经验,用手绘流程图拆解“纠纷受理—情理疏导—达成共识”全流程,将抽象规则转化为村民能看得懂的“步骤图”。

影像展上,20余张纪实照片定格调解员走访、村民握手言和等瞬间,配文“王大叔家的菜地纠纷在这里化解”等朴实说明,让村民在熟悉的场景中读懂“矛盾能在家门口解决”的道理。此外,队员们还为40余名村民拍摄生活照,从田间劳作到院落闲谈,用镜头记录乡村温情,让专业服务成为校村情感联结的纽带。

▲图为“以画析治理 校村谋调解”宣讲会现场

▲图为“镜观治理·影记调解”影像展现场

此次社会实践,使教师和学生近距离感受了基层实践中的调解智慧。深化了师生对基层治理的理解,成功探索出“艺术赋能治理”的创新路径,其中“实践+艺术”模式成效突出,不仅将村民对调解室的认知准确率提升60%,而且为艺术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有效拓展了艺术服务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深度和广度。(审核:张帆)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帆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1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