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无锡传统美食文化底蕴,探寻非遗手艺的传承脉络与创新路径,7月8日,无锡学院“解码•真吴味”实践队专程走进无锡市羊尖镇南村村,以当地传统美食羊尖麦饼为核心开展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通过与手艺传承人细致交流、麦饼制作体验,探寻传统美食在当代的传承之道,为非遗文化的活化与延续凝聚思考与力量。
回溯传承:聆听麦饼的传统与创新故事
实践前期调研环节,羊尖麦饼手艺传承人向实践队员们详细讲述了这一美食的传承历程与创新探索。羊尖麦饼有着百年传承根基,传统制作极为讲究,需选用本地小麦粉,经温水揉制、醒发,包裹白糖等馅料后擀成薄片,再以土炉烘烤,全凭经验把控火候,方能成就外皮酥脆、内馅香甜的独特口感。
“现在时代变了,传统手艺也得跟上脚步 。”传承人介绍,为适应现代生产与环保需求,她尝试用电饼铛、烤箱替代传统土炉。精准控制温度的新设备,既保留了饼皮外脆里软、糖馅流心的经典风味,又实现了节能环保与制作效率提升,为这一传承百年的传统美食注入全新活力,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找到新的生长点。
图为队员采访手艺传承人
沉浸体验:亲手制作感悟麦饼技艺
熟悉羊尖麦饼基本制作流程后,实践队员们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开启了动手制作之旅。起初,队员们因揉面发力不均,面团时而过硬、时而过软;擀皮时力度失准,饼皮厚薄不一;包馅手法生疏,馅料频繁漏出,制作过程屡屡碰壁。
图为传承人教队员制作羊尖麦饼。
“揉面要像对待朋友一样,温柔又有力,均匀使力才能让面团有韧性 。”传承人耐心指导,队员们反复练习、摸索。经过一次次调整,大家渐渐掌握关键技巧,揉出的面团愈发光滑,擀出的饼皮厚薄均匀,包馅也愈发娴熟。当亲手制作的麦饼在锅中煎至金黄,香气随着热气弥漫开来,队员们品尝着自己的成果,尝到地道风味的同时,更体会到传统手艺背后凝结的耐心、巧思与代代传承的坚守。
图为队员们品尝亲手做的羊尖麦饼
直面困境:助力麦饼“破圈”传播
与传承人深入交流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当下羊尖麦饼面临着年轻人关注度偏低、制作流程繁复难以规模化经营的现实困境。“这么好的味道,不能只在羊尖镇打转,得让更多人知道 。”怀揣着助力传统美食传承的热忱,队员们为传承人策划并拍摄宣传短视频。从构思脚本,聚焦麦饼制作的独特工艺与传承人坚守的故事,到实地拍摄制作过程、传承人讲述,再到后期剪辑包装,队员们力求用生动画面与真实故事,借助短视频传播力,让这道承载乡土记忆的美味走出羊尖镇,被更多人看见、品尝。
在机器生产逐步替代手工制作的当下,羊尖麦饼这类传统手工美食,承载着机械难以复制的温度与纯真。此次实践里,队员们在揉面、擀皮的劳作中,触摸到传统手艺的细腻肌理,深刻体会到传承的不易。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对传统美食的理解,以年轻人擅长的创意传播、创新实践等方式,讲述老手艺故事,助力这份承载地方记忆的味道,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机。(通讯员 濮悦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濮悦晗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