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 月 7 日至 7 月 18 日,“筑梦同行,乐在平南”公益夏令营在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平南村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平南村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团委携手打造,朝阳夏令实践队6名成员与3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化身“孩子王”与“引路人”,为50余名村内儿童量身定制了2期共12天、涵盖五大主题的20套互动课程,在这个夏天,书写了一段青春与童真相遇相知、双向赋能的温暖故事。
图为朝阳夏令实践队成员与平南村相关工作人员合影 田辰供图
从“听讲”到“畅想”,童心绘就乡村未来
如何让宏大的国家政策走进孩子心田?队员田辰巧妙地以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为核心切入点,用“把乡村建设得像花园一样美丽”这样形象易懂的比喻,解读政策内涵。百千万主题绘画环节,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将心中的“美丽乡村”蓝图倾注于画纸,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作,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孩子们对家乡发展最真挚的期待与参与。
图为政策宣讲课堂同学发言 洪哲鑫供图
指尖触碰历史,让古老智慧焕发新生
文化自信的种子,需从小播撒。队员温清萍化身“节气使者”,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起源、物候特征及蕴含的古老智慧。她设计的“节气猜猜乐”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记住了节气的特点和习俗。非遗团扇文化体验课上,队员林阮儿详细讲解了团扇的历史渊源、地域特色等知识;“团扇在古代不仅是纳凉工具,更是才情与心境的表达”,在手工环节,孩子们创作色彩斑斓的个性化团扇,在指尖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图为传统文化课堂上课实况 田辰供图
图为传统文化课堂同学发言 田辰供图
寓教于“剧”,为成长撑起法律保护伞
"被欺负时,除了告诉老师,还能打 110 吗?" 面对这个问题,队员徐海川没有直接作答,而是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 + 校园欺凌案例分析,引导孩子们自主寻找答案。在“法律小剧场" 环节,孩子们分饰“受欺凌者"" 家长“"民警" 等角色,在沉浸式演绎中掌握 3 类求助途径、2 种证据保留方式。这堂生动的普法课,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法律知晓度,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种子。
图为普法课堂上课实况 洪哲鑫供图
危机触动心灵,争当绿色家园小卫士
“老师,北极熊会不会没有家了?” 队员洪哲鑫播放北极熊在消融冰川上艰难求生的纪实视频,孩子们发出了疑问,这些视觉冲击,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在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上,“废电池是有害垃圾!”“用完的纸巾是其他垃圾!”孩子们在抢答中掌握了分类要领。课程结束后,孩子们承诺和家人一起做好垃圾分类、节约资源,争当守护绿水青山的“环保小卫士”。
图为生态环保课堂实况 郑伟轩供图
理论结合实操,为快乐假期筑牢防线
队员陈嘉培的课程聚焦防溺水和消防安全两大重点。在防溺水课堂,他讲解了危险水域识别、自救互救知识,通过真实警示视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水的危险和遵守安全规则的重要性。消防安全课堂,将课堂搬到户外安全空地,在专业指导下,孩子们轮流操作,学习使用干粉灭火器,真正掌握这项关键的应急技能。
图为消防演练课儿童实操 温清萍供图
双向赋能,小夏令营书写大文章
图为朝阳夏令实践队成员与平南村夏令营的孩子们合影 林阮儿供图
本次公益夏令营,以12天课程为 50 名平南村儿童送上独特 “成长礼物”,让孩子们的暑期充满探索乐趣与成长喜悦;依托“大学生带娃”模式,有效缓解村内双职工家庭暑期 “看护难” 问题;将“百千万工程”“儿童议事会” 等政策宣传融入课堂互动,为社区治理注入新动能;同时,夏令营成为大学生扎根基层的实践沃土,青年在服务中提升能力、厚植情怀,实现儿童成长、社区服务、政策普及与青年发展的多方赋能。
未来,平南村将继续深化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合作,拓展实践领域,探索高校与社区协同赋能新模式,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温清萍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