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3日至29日,豫北医学院崇德书院“探岐黄之道,践济世初心”暑期社会实践团11名成员,在漯河市郾城区开展了为期7天的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实践活动。团队以“三驱动·四融合·五协同”体系为指引,通过实地调研、中医馆跟诊、社区服务、校园宣教等形式,推动中医药文化在基层落地,展现了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溯源寻脉:初窥中医药文化底蕴
6月22至24日,实践团抵达漯河后,首站前往漯河市郾城区舟山路众德堂中医馆,实践团队带着浓厚的兴趣热爱初窥中医药文化底蕴。在药材配置桌面前,队员们与馆内药师深入交流,记录黄芪、当归等道地药材的产地与特性;在中医诊室里,他们观察骨诊、推拿等中医疗法的临床应用。另外,为了更加深入透彻的了解中医文化,实践团队还对馆内有威望的老中医乔医生进行一对一采访,采访中,实践队员李攀所提出的问题令乔医生感慨万分,“我想请问一下您,您当初为什么选择中医?”“唉,说来话长。年少时,家中长辈偶染疾病,西医治了许久不见起色。后来请了一位老郎中,几副汤药下肚,病痛竟渐渐消了去。那时我便觉得,中医这老祖宗传下来的学问,实在是神奇得很!从那以后,我就打心眼里对中医上了心,一心想着钻研这岐黄之术,既能治病救人,又能将老祖宗的智慧传承下去。”
实践团队亲身体验骨诊
实践团队采访老中医
躬行体悟:解码中医诊疗智慧
6月25日在众德堂中医馆实践中,队员们沉浸式学习中医诊疗流程。药房里,他们跟随药师辨识百余种药材,研习饮片称量与煎药规范;诊室中,队员们记录“望闻问切”与护理评估的协同逻辑,整理出失眠、颈肩痛等常见病的中医干预方案。此外,团队还参与制作中药香囊、发放养生手册,向中医馆馆内工作人员讲解海姆利克,心肺复苏等日常急救知识,“海姆利克有一个口诀:剪刀、石头、布,接下来示范给大家看一下……”指导老师卓银鹏讲解道。“当艾草的温热感透过皮肤渗入时,真切体会到中医‘治未病’的智慧。”队员康博在实践道。
实践团队指导老师讲解海姆利克
医社联动:中医药服务普惠民生
6月26日,实践团联合众德堂中医馆在社区开展健康服务。活动当天,实践团队成员分发挥专业特长,为社区老年居民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中医药知识科普盛宴。他们结合老年群体常见健康关切,围绕季节养生要诀、日常穴位保健技巧及中医食疗调理等主题,运用通俗语言和生动实例,将古老智慧融入现代生活场景。另外,团队成员康博、武睿涵、殷凯迪现场示范并带领老人们练习简单有效的养生保健操,一招一式耐心指导,让健康理念在举手投足间传递。现场气氛活跃融洽,多位积极参与互动的老人还获赠了精心配制、具有安神助眠或驱蚊避秽功效的中医药香包。这些凝聚着关爱的香包,不仅是实用的健康小物,更是学子们敬老情谊的温暖象征。“这些医学院的娃娃讲得清楚,做的操也容易学,香包闻着心里也舒坦!希望他们常来!”一位参与活动的老人由衷赞叹道。“在躬身实践中,我们更深切体会到中医药扎根于民的强大生命力与服务社会的厚重责任感。”团队成员武睿涵感慨道,“当看到爷爷奶奶们认真练习养生操、仔细询问保健知识时,‘探岐黄之道’的学术追求与‘践济世初心’的职业理想,在那一刻变得无比清晰而坚定。”
实践队员与社区老人一同学习养生操
薪火相传:中医药文化从娃娃抓起
6月27日,实践团走进漯河当地小学,开展“童眸探中医”主题教育。通过动画短片与图文展示,队员向学生讲解人参、枸杞等药材形态及常用的中医知识,实践队员殷凯迪边上手示范边说到:“小朋友们当你感觉到眼疲劳的时候,按压这个地方——太阳穴,眉尾向后凹陷处,揉一揉可缓解。”此外,实践队员还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制作中药驱蚊包,“原来薄荷不只是糖的味道,还能清热解暑!”一位小学生举着自制的驱蚊包兴奋地说。同时团队向学生宣讲中医药基础知识,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中医药文化的种子。
实践团队成员讲解中医知识
耆老沐香:中医关怀温暖夕阳
6月28日,实践团携带检测设备与养生材料走进敬老院。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后,队员依据数据制定个性化健康建议,“王爷爷,您的血压有点偏高,”徐菲轻声叮嘱道,“日常可得记得按时服药,盐分高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哦。”同时养生讲座聚焦高血压、高血糖等常见疾病,团队还为老人冲泡菊花枸杞茶,讲解“春夏养阳”的中医养生理念,并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推拿按摩服务。82岁的王爷爷在接受肩颈推拿后表示:“孩子们手法专业,按完舒服多了,中医真神奇!”
实践团队为老人测量血糖血压
实践团队与老人科普知识
豫北医学院崇德书院“探岐黄之道,践济世初心”暑期社会实践团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实践活动,一方面,能将中医理论与专业知识结合,掌握“望闻问切”、中药辨识等技能,熟悉艾灸、推拿等外治法,提升专业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医“辨证论治”“治未病”等思维,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同时,通过基层医疗服务、社区科普等实践场景,体会其社会价值,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服务的双重目标。
此类实践活动是豫北医学院落实“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未来将搭建更多平台,推动医学生在实践中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实践团队合照
审核:梁瑞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瑞娇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