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延续中华文脉、传承长城精神,7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艺脉相城”暑期实践团走进中国长城博物馆、角山长城、老龙头、天下第一关等长城文化地标,借“古筝快闪”这一新颖形式,让古筝与古老长城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活动现场,两名实践队员静坐在古筝前,指尖在琴弦上灵动游走,《黄河》《东方红》《翠语》等经典乐曲接连奏响。激昂的旋律中,抗日救亡时期军民同心的壮志豪情扑面而来;婉转的乐声里,新时代中国蒸蒸日上的发展景象令人振奋。悠扬的曲调在长城上空盘旋,与历经岁月的砖石城墙相互映衬,仿佛在诉说着跨越千年的传奇。悦耳的琴声吸引了众多景区游客停下脚步,大家纷纷用手机定格这一美好瞬间,感受着音乐与长城之间的精神碰撞。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由衷的赞叹。
演奏告一段落时,实践团成员热情地邀请在场游客,尤其是天真烂漫的小朋友上前尝试弹奏。孩子们带着好奇与兴奋轻轻拨动琴弦,在“听”与“动”的双重体验中,真切感受到传统音乐与长城文化交融的独特韵味。这种互动不仅让游客们更深入地参与其中,也为古老的长城文化注入了青春的朝气与活力。
此外,实践团还精心策划了系列宣讲活动,足迹遍布角山、山海关、老龙头等长城沿线重要地标。队员们化身文化传播者,用一个个鲜活的历史片段、一段段生动的民间传说,向驻足聆听的游客们娓娓道来长城背后的故事。从古代军事防御的智慧结晶,到近代抵御外侮的英雄史诗,再到如今成为民族精神象征的文化意义,这些充满温度的讲述不仅让游客们对长城的历史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更让大家深切感受到这份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民族记忆与精神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团队还将这些现场宣讲精心录制为视频,通过网络平台广泛传播,让未能亲临现场的网友也能跟随镜头走进长城故事,进一步扩大了长城文化的传播半径。
从悠扬的琴声到引人入胜的文化宣讲,“艺脉相城”实践团以多元创新的方式,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这不仅是一次青春活力与历史厚重的精彩对话,更是一场让古老文明“活起来”的生动实践。队员们用跳动的音符唤醒沉睡的历史,用真挚的语言连接过去与当下,更借由网络传播打破时空界限,让千年长城在新时代的语境中焕发出既传统又鲜活的独特光彩。这种探索不仅成功吸引了更多人主动走进长城、读懂长城,更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着这份宝贵的文化财富跨越时空,在代代相传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撰文 | 张程瑾
审核 | 程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程瑾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