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数学文化科普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9 17:4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付正倩   阅读 1.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推广标准普通话,共筑沟通连心桥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第26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提升青少年与基层群众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促进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云南师范大学数学文化科普团分别前往宜良、会泽、东川、蒙自四地,开展“推广普通话,畅通沟通路”主题活动,以多样化形式推动普通话走进校园、深入基层。

(图为各点位宜良点位全体志愿者推广普通话合影留念)

字正腔圆说标准,言通语顺传文明

“‘正反话’游戏现在开始!‘晴天’的反话是……” 宜良活动现场,志愿者先带领同学们复习声母韵母表,逐字纠正“平翘舌”“前后鼻音”等易错字读音,随后通过“正反话”“断句挑战”“词语接龙”“绕口令 PK”4个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欢笑中练准发音、提升表达。课堂上,孩子们争相举手参与,“四是四,十是十”的绕口令声此起彼伏,原本生硬的拼音学习变成了生动的互动体验。周末,宜良团队还走进九乡乡开展普通话调研推广活动。志愿者向当地居民发放《普通话学习平台指南》,详细介绍“学习强国”语言板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平台等线上资源,并通过填写调查问卷,了解村民在日常交流、务工就业中使用普通话的频率与难点,为后续精准推广积累数据。

(图为宜良志愿者为小朋友讲解普通话相关知识、在九乡乡进行普通话调研)

字正腔圆练表达,妙笔巧绘话连心

会泽活动以“字正腔圆”为核心,融合普通话基础与主持技巧教学。志愿者从“普通话的定义”“声母韵母发音规则”讲起,结合主持场景中的“语气语调把控”“停顿节奏”,引导学生理解“说准普通话” 与 “说好普通话”的区别。活动尾声,孩子们拿起画笔,将“请讲普通话”“沟通无障碍”等理念融入手抄报创作,一幅幅色彩鲜明的作品中,“普通话是沟通的桥梁”的字样格外醒目,成为推普宣传的鲜活载体。

(图为小朋友们举手起来读汉字)

正音正字说普话,同心同语聚人心东川团队聚焦“拼音与成语”两大基础板块,为学生搭建普通话学习的“阶梯”。志愿者先通过儿歌、动画等形式,帮助低年级学生巩固汉语拼音的认读与书写;对高年级学生,则结合“成语故事”讲解,让他们在“守株待兔”“画龙点睛”等典故中,既掌握词语发音,又理解文化内涵。课堂上讨论声交织,让普通话学习与文化传承自然融合。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讲解普通话相关知识)

句句清晰显素养,声声标准促交融“同学们知道吗?每年 9 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普通话是我们国家通用的语言!” 蒙自活动开篇就以 “推普周” 科普切入,结合 “外出务工需要普通话沟通”“旅游时用普通话能认识更多朋友” 等生活场景,让学生理解普通话的重要性。随后,志愿者带领学习 “您好”“谢谢”“请稍等” 等礼貌用语,强调 “说好普通话,更要讲好文明话”。最后的绕口令环节,“粉红墙上画凤凰,凤凰画在粉红墙” 的挑战中,孩子们的发音从生涩到流利,笑声里藏着对 “说好普通话” 的自信。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讲解普通话相关知识)

推广普通话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融合的重要举措。此次活动以 “实践 + 互动” 让普通话学习更接地气,既提升了青少年的语言能力,也为基层群众打通了“沟通壁垒”。未来,数学学院数学文化科普团将持续以多样化形式推动普通话推广,让“说标准话、写规范字”成为新风尚,让语言的桥梁连接更多心灵,共筑文化认同的坚实根基。(供稿:数学学院记者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付正倩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5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