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安徽农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赴广德竹产业科技兴农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前往安徽省广德市。团队一行16人,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团队上午去到了广德林业发展中心,下午分成了三组,分别去到了四合乡广德市竹产业协会、卢村乡、东亭乡以及润华生态和森泰集团,通过实地采访和调研,了解当地各地区的竹产业发展现状,助力竹产业发展与广德的科技兴农。
探访广德“绿色心脏”:林业发展中心一线直击
7月15日上午,迎着烈日,团队一行人以及3位专业能力过硬的指导老师一同来到了广德林业发展中心,见到了林业中心的张主任以及其它工作人员,他们首先介绍了广德的毛竹资源和毛竹产业现状,从中团队了解到了广德在这两方面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劳动成本低、产品同质化等。对此,未来广德将致力于毛竹资源培育、技术推广、产业转型以及产品应用规模扩大。接着,队长任静雯针对张主任的介绍向他提出了几点疑问,例如竹产业跟抗氧基地的融合是怎样布局的、当地有没有地理性标志性的品牌以及当地有无自然灾害或病虫害等。张主任一一解答了疑问,团队成员从中深刻地了解到了广德“绿色心脏”对于广德林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该从哪些方面助力广德竹产业持续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以及指导老师在与张主任进行交流
探秘竹乡:四合乡广德市竹产业协会调研行
下午,由陈子恩带领的第一支队伍去到了四合乡广德市竹产业协会进行调研采访。在那里,他们看到了许多精美的竹扇、竹篮和竹屉等手工艺品,同时也有幸见到了竹产业协会的陈永彬会长。在调研后,他们了解到在加工生产竹工艺品时,毛竹的利用率很高,竹产品的价格是根据竹料和制作生产的难易程度决定的。然而,竹产业协会发展也遇到了瓶颈,由于政策限制,土地受限,无法扩大毛竹的种植规模。通过这次调研行,团队成员了解到竹产业协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瓶颈,未来的发展将从这一方面着手开展。
▲图为竹产业协会的特色竹产品
青春聚力“竹”梦:卢村东亭产业调研实践
接着,由黄昊带领的队伍去到了卢村乡和东亭乡,他们在这里参观了高峰竹业和明德扇业等专业的竹产品基地,在明德扇业基地,他们与当地负责人一同观看了竹扇的制作过程,了解到竹扇的原料——毛竹供应不足,须从外地调用,并且现在的竹扇制作尚未完全机械化,还需要人力协助,比如搭扇面、打磨等。在高峰竹产业合作社,他们见到了大片毛竹林,黄昊采访了协会会长,了解到当地毛竹的习性、作用等。因为“竹”梦的延续,所以更多人知道了”竹扇之乡”
▲图为黄昊团队在与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交流
“润”泽乡野,“森”入实践:走进润华森泰探访记
赵华勇带领的最后一支队伍去到了润华生态林业有限集团和森泰集团,在润华生态林业有限集团,他们调研了当地的林下经济发展,通过周明伟对集团人员的采访,他们了解到当地主要通过综合利用土地,让林地的产值更高来发展林下经济。之后,他们去到了著名的森泰集团,主要着重于调研“以竹代塑”建材的研发与其国际市场的拓展。他们了解到安农与当地合作的科技小院,正助力广德更好地生产“以竹代塑”材料。未来,集团将打造他们的电商品牌,开拓多种销售渠道,助力“以竹代塑”产业更好的走向国际市场。
▲图为周明伟在与润华生态吴经理交流
“引擎人生,驱动未来”——01级王龙玉校友访谈录
活动的最后,团队有幸采访了01级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优秀校友王龙玉,采访主要围绕机械专业背景是如何帮助他在竹产业中创新的以及对未来竹产业发展趋势是如何看待的这两个问题。王龙玉校友耐心解答了疑问,通过此次采访,团队了解到机械是如何与竹产业融合发展的,但是目前机械化的投入规模不大,只能应用于一些小规模的竹制品生产,未来应加大当地政府的扶持、高校合作力度与机械化投入,让竹制品走出大山,走向市场。
▲图为王龙玉校友的照片
此次深入广德的“三下乡”活动,不仅是科技与理念的精准输送,更是一次围绕“以竹代塑”产业发展的深度赋能。展望未来,随着“以竹代塑”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和科技兴农举措的持续发力,广德的毛竹资源必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科技赋能的“以竹代塑”产业更将为当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铺就一条绿色、创新、可持续的振兴之路,让广德的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惠及万千农民的金山银山。这趟“三下乡”之旅,播下的是科技兴农的种子,编织的是以竹兴业的蓝图,收获的必将是广德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的美好明天。
▲图为安徽农业大学赴广德实践队合照
撰写|乔慧慧
图片|安农赴广德竹产业科技兴农实践团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张智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