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网络保护、深化乡村平安建设及禁毒宣传教育的部署要求,针对当前乡村地区青少年网络沉迷风险凸显、诈骗案件时有发生、禁毒防线亟待筑牢的现实问题,2025年7月7日,安阳工学院电子电气与无人机学院社会治理实践小分队深入苏七里社区,开展系列实践活动。该团队以“防范诈骗守钱袋,青春助力乡村安”为主题,聚焦防网络沉迷、防诈骗、禁毒三大核心内容:通过接地气的案例讲解、互动模拟等形式开展防沉迷引导,以“身边事”解析诈骗套路,结合禁毒知识宣讲与仿真模型展示筑牢防线。系列活动既提升了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网络素养与防骗意识,更以青年实践力量夯实了乡村安全基石,为构建平安社区注入青春动能。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游戏已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庞大,网络游戏的渗透率极高。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问题日益凸显。长时间沉迷网络游戏,不仅导致青少年视力下降,影响身体健康,还严重干扰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对其心理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如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以及社交能力退化等。
图为实践队员准备进行防沉迷宣讲 韩方廷供图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新规提出了多项具有针对性的举措。在实名认证方面,要求网络游戏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实名验证系统,确保未成年人身份信息真实有效,从源头上杜绝未成年人绕过监管的可能性。同时,对游戏时长和充值金额进行严格限制,明确规定未成年人在工作日每天的游戏时长不得超过1小时,节假日每天不得超过2小时;在充值金额方面,根据不同年龄段设定了相应的上限,有效防止未成年人过度消费。此外,新规还对游戏内容进行了规范,严禁出现暴力、色情、低俗等不良信息,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游戏环境。
图为实践队员在实施方案方面的讲解 韩方廷供图
7月8日,实践队员结合专业所学,针对农村地区高发的“冒充村干部收费”“虚假中奖”“养老保健品诈骗”等案例,实践队员用当地方言演绎诈骗场景,手把手教村民识别“钓鱼链接”;走进独居老人家中,他们耐心讲解手机短信诈骗的常见套路,帮忙设置陌生号码拦截功能;还联合村两委搭建“反诈小课堂”,通过短视频、有奖问答等形式把防诈骗意识深入人心。
图为实践队员在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的讲解 李俊伟供图
7月10日,为切实填补乡村禁毒宣传覆盖盲区,提升村民对毒品危害的认知与抵制能力,实践团队与苏七里村村委会主动对接、紧密协作,共同推进村内禁毒工作。实践队员在队长统筹安排下分成若干小组,与村委会成员分工配合,同步开展禁毒知识普及宣讲、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涉毒隐患排查等工作,确保各项禁毒举措有序落地、逐步深入。
图为实践队员播放禁毒教育影片 韩方廷供图
通过此次活动,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网络沉迷、诈骗信息、禁毒对青少年的严重危害,也明白了预防网络沉迷、诈骗、禁毒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实践团成员表示,将继续发挥自身力量,积极宣传防沉迷、防诈骗、禁毒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更多青少年远离网络沉迷以及毒品,让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讯员 李俊伟 付舒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贾潇晴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