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X月X日讯(通讯员 薛泽钦、丁子轩 摄影 钟秀媚、詹琦) 为积极响应广东省推动乡村教育振兴、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时代号召,2025年7月9日至19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理学院“星火燎原”实践团16名大学生深入茂名市滨河社区,聚焦儿童全面发展开展9天精准服务。活动累计覆盖38名儿童(幼儿园至初中二年级,其中有11名学生是五年级),单日最高出勤率达86.8%。通过非遗传承、安全科普、红色教育等课程体系,团队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教育振兴。
一、破冰启航:笑语欢声促情谊
7月9日上午,“星火燎原”实践团在滨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开营仪式。通过“数字炸弹”“闹钟炸弹”等趣味游戏,大学生志愿者与30余名社区儿童迅速建立友谊,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二、巧手制漆扇,非遗润童心
7月10日上午,在传统漆扇制作课上,孩子们在实践团成员詹琦指导下,体验调漆、漂漆等技艺,亲手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彩虹漆扇,感受中华传统工艺魅力。
▲图为童心巧制虹漆扇
三、童心绘家国,巧手结情
7月11日的早上,在“我的中国梦”主题贺卡制作课上,实践团成员张重影带领孩子们用彩笔、贴纸描绘心中的家国情怀。
▲图为童绘家国梦
在实践团成员钟秀媚带领下,孩子们对中国结的编织也表现出浓厚兴趣,他们用扭扭棒创作出一个又一个中国结,在巧手翻飞中联结文化情谊。
四、红音感师恩,薪火照童心
7月15日,实践团成员黄语琪和谢丹带领孩子们学习《感恩的心》歌曲以及手语,指尖起落间藏着对父母的牵挂、对师长的敬意。
实践团队长黄焕秋为孩子们带来红色精神讲解课,从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到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激昂诵读,让红色历史变得可触可感。
▲图为名言学习红色精神
五、慧眼识伪装,墨香传雅韵
在广东社工与“星火燎原”实践团联合开展的禁毒课堂上,38名儿童通过“模型破伪+黏土重塑”双环节教学,实现毒品认知精准升级。
“这是‘糖果炸弹’”五年级学生邹衍展示自制的彩泥模型——看似糖果的包装内藏着黑色毒丸。这种将仿真模型转化为黏土创作的教学方式,使毒品知识留存率提升至86.3%(课后三日随访数据)。
▲图为禁毒粘土制作
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理学院“星火燎原”实践团的书法进阶课上,38名儿童以笔墨书写红色风骨。经历前两日横竖撇捺基础训练后,实践团成员丁子轩今日指导孩子们逐字临摹李清照名篇《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铿锵诗句跃然纸上。从首日歪斜笔画到如今工整有力的字形,孩子们笔锋间的蜕变,正是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少年心中生根的生动注脚。
六、从刮画中探索红色基因,焕发青春风光
在创意课堂上,38名儿童手持木笔刮开黑色画纸——当斑斓的星空破"暗"而出时,五年级学生林安淇突然高喊:"我刮出红船啦!"这艘由实践团成员江佳妹预先隐刻在画纸中的南湖红船,此刻正与银河交相辉映。
七、妙笔绘丹荔,巧艺焕新颜
7月19日,实践团成员江佳妹用瓶盖、洗脸巾、橡皮筋、丙烯颜料以及画笔,现场给大家创作出了一副荔枝画,引的小朋友们赞叹不已,争先恐后的也要画出一幅属于自己的荔枝画。
▲图为生活材料创作荔枝画
八、青春能量破圈传播!多平台矩阵播放量破百万
团队通过线上线下双轨赋能,"当‘禁毒拍手歌’在抖音被中小学生翻跳时,我们看到了教育普惠的新路径。"队长黄焕秋展示着3073人观看的直播数据说道。这支00后团队用"1:2.4"的师生配比线下深耕,以43.9万的点赞量线上破圈,在广东省"三下乡"的壮阔图景中,写下注脚鲜活的青春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焕秋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