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实践·赋能乡村——蒙阴行:红心绘梦实践团探访四馆解码振兴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7-24 15:2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润涵 郑琪   阅读 1.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赵艳婷)7月18日,山东科技大学“红心绘梦——湖蕴红魂”实践团走进山东省蒙阴县,开启了一场以“探寻乡村振兴密码”为主题的文化科技深度研学之旅。实践团先后探访了蒙阴县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和科技馆(以下简称“四馆”),通过实地观察、互动体验与深入访谈,切身感受当地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全方位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溯文化根脉,塑振兴之魂

在蒙阴文化馆内,实践团被浓厚的乡土艺术氛围包围。无论是非遗项目的活态展示——精巧的剪纸、悠扬的地方戏曲,还是农民书画作品中描绘的乡村新貌,都生动展现了蒙阴在乡村振兴中“塑形”更要“铸魂”的实践。

▲图 1 红心绘梦实践团在蒙阴文化馆合影留念 朱沫漩供图

移步博物馆,蒙阴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从远古遗迹到革命烽火,从农耕文明到生态建设成就,丰富藏品无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与辉煌。实践团重点了解了蒙阴依托特色林果产业(如蜜桃)和生态优势实现绿色发展的历程,深刻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此地的生动实践,为探寻可持续的乡村振兴路径提供了历史镜鉴。

▲图2 红心绘梦实践团在蒙阴博物馆合影留念 朱沫漩供图

启知识之窗,育文明乡风

走进宽敞明亮的图书馆,实践团立刻感受到书香浸润的力量。馆内不仅设有丰富的农业科技、电商运营、健康养生等实用书籍专架,还配备了现代化的数字阅览设备。工作人员强调:“图书馆是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文明乡风的重要阵地。这种以知识服务赋能乡村人才振兴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模式,给实践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图3 红心绘梦实践团在蒙阴图书馆合影留念 朱沫漩供图

触科技前沿,注创新活力

最后一站科技馆,则让实践团体验到科技对乡村未来的强大驱动力。在智慧农业展区,通过沙盘模型和互动装置,大家直观了解了物联网、大数据如何应用于果园精准管理、节水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科普展教员讲解道:“科技下乡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科技馆定期组织‘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进乡村,推广实用技术,点燃青少年的科学梦想,为乡村长远发展播撒创新的种子。”科技馆作为科普前沿阵地,正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为蒙阴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图4 红心绘梦实践团在蒙阴科技馆合影留念 朱沫漩供图

青春脚步丈量热土,智慧火花点亮乡野

此次蒙阴四馆之行,不仅是一次文化科技的深度体验,更是大学生们理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课堂。红心绘梦实践团深刻感受到文化传承、知识普及与科技创新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作为新时代青年,将积极运用所学所长,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务乡村,将此次实践中的所见、所思、所悟转化为助力乡村发展的青春动能,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撰文|赵艳婷

图片|朱沫漩

审核|郑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润涵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4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