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时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规划》,7月13日,东莞城市学院“擂茶好喝对不队”暑期实践团队奔赴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梅陇镇,正式启动“汕风文韵——点亮乡村经济”三下乡活动。旨在通过直播赋能麒麟狮舞,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该团队以直播赋能为核心手段,聚焦国家级非遗项目麒麟狮舞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在助力地方文创产品销售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探索出一条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播的新路径。
抵达梅陇镇后,团队成员第一时间与当地负责人展开座谈,就活动流程、文化资源对接、文创产品推广等细节进行深入沟通,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随后,在浩兴钢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实地探访了文创产品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从设计研发到成品制作的全流程。通过工作人员的系统讲解与团队前期搜集的资料整合,成员们认识到,这些融入麒麟狮舞元素的文创产品,不仅是工艺与美学的结合,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麒麟狮舞作为海陆丰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民俗,象征着当地人崇尚勇敢、刚强不屈的精神品格,是地域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在民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为确保直播推广成效,团队在前期准备阶段做了充分工作。成员们综合考量产品销量、价格定位等因素,精心筛选出一批具有麒麟狮舞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借助FABE营销法则,逐一梳理产品的特征、优势、利益和证据,形成简洁专业的介绍话术,精准对接消费者需求。同时,团队制定了详尽的直播方案,邀请资深直播运营人员进行指导,系统学习直播流程设计、互动技巧与应急处理等专业知识,为直播顺利开展筑牢保障。
直播过程中,团队在借鉴成熟运营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通过多元形式激活文化传播活力。在场景布置上,突出麒麟狮舞非遗元素,营造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在内容设计上,融入汕尾方言产品介绍,让观众感受乡土气息;还穿插幽默小短剧,团队成员现场表演才艺,增强直播的趣味性与观赏性。这些创新环节有效提升了观众停留时长,激发了互动参与热情,不仅加深了观众对麒麟狮舞文化的记忆,更推动了文创产品的销售转化,让直播场域成为非遗文化传播的鲜活载体。
截至目前,“擂茶好喝对不队”已成功举办多场直播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累计观看人数突破1万,直播成交金额超千元,平台点赞量高达25万余次。数据背后,是团队对非遗文化传播的有效实践——越来越多的网友通过直播间认识了海陆丰麒麟狮舞,了解了这项非遗背后的精神内核;同时,直播为合作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订单增长,实现了文化传播与经济收益的双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数字时代的新活力。
此次实践让团队成员真切感受到,当古老的非遗遇上现代直播技术,不仅能打破地域限制“传得开”,更能通过市场转化“走得远”。活动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深藏于海陆丰乡村的麒麟狮舞文化走出地域圈层,既为非遗传承开辟了新路径,也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青春方案。(通讯员:黄思祯 叶嘉添 黄香绮)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曾雅苑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