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朱炫羽)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微光志愿队深入湖南省邵东市火厂坪镇,与邹仕亮、刘兴栋、林泽林等青年干部展开深度访谈,系统梳理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治理中的实践路径。
▲图为邹仕亮介绍治理经验和政策宣传 舒欣烨摄
火厂坪镇立足基层实际,创新推行“三长制”与“双约双评”治理体系。“片长、组长、邻长” 三级联动机制在汛期转移、特殊群体管理等急难任务中精准发力,将治理服务延伸到最基层;“双约双评” 机制通过群众与党员代表共同参与干部评议,构建双向畅通的治理对话渠道。移风易俗领域秉持 “制度为纲、人情为柔” 理念,推动红白喜事简办成风,新媒体矩阵普法实现“润物无声”的传播效能。
▲刘兴栋介绍民政民生工作经验 舒欣烨摄
青年干部群体以创新思维破解治理痛点,成为基层治理的“主力军”。邹仕亮运用新媒体技术搭建政策传播新平台,刘兴栋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弱势群体精准帮扶,林泽林推动数字化建设与基层实际深度适配。面对语言隔阂、经验不足等挑战,他们践行“先做学生,再做先生”的成长理念,以换位思考赢得群众信任,将新理念、新工具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彰显了青年一代的担当与智慧。
▲图为林泽林介绍政府党建工作 刘仁婕摄
火厂坪镇的实践表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机制创新与青年活力的深度融合。其坚实根基在于镇党委、政府坚持党建引领,构建统筹协调的组织保障与治理框架。这种青春扎根基层的探索,既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可复制样本,更凸显青年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创新贡献了宝贵经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炫羽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