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 稚手捏泥摹甲骨,童心绘彩焕杏林

发布时间:2025-07-20 23:4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洁怡   阅读 3.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张洁怡、黄乐儿、邬永乐)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为引导青少年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沉淀文化内涵,“乐善智美”社会实践团于2025年7月18日在杏林社区开展甲骨文粘土体验课程。

本次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帮助小朋友们理解甲骨文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同时,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寻知:童眸探甲骨源起

图为“乐善智美”社会实践团队员讲解甲骨文文化及粘土制作过程

课堂伊始,支教团队的队员们运用生动形象的PPT演示和充满趣味的短视频,以“甲骨文的起源”为切入点,引领孩子们走进课堂。在授课过程中,他们巧妙地穿插了“甲骨文猜猜看”的互动环节,如同抽丝剥茧般,逐步揭开这一古老文字背后的神秘面纱。随后,队员们拿起黏土和卡纸,结合图片生动地示范了“日、月、山”等甲骨文的创作过程。小朋友们在视听结合的过程中,不仅清晰地掌握了用黏土创作甲骨文的具体步骤,更对接下来的动手实践环节充满了热切的期待,整个课堂氛围活泼而充满趣味。

创作:童心捏甲骨雏形

图为杏林社区小朋友们进行甲骨文粘土制作过程

在甲骨文黏土体验之旅中,小朋友先选好喜欢的黏土颜色,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学着用“揉、捏、压”等手法,在卡纸上全神贯注地创作,他们有的将粘土搓成细细的线条,勾勒甲骨文的轮廓;有的把粘土捏成不同形状,填充在文字笔画之间。在创作过程中,队员们穿梭其中,耐心指导,为小朋友答疑解惑,现场氛围轻松而热烈。

展示:童声传甲骨印记

图为杏林社区小朋友们展示甲骨文粘土创意手工作品

活动尾声,小朋友创作完成后将作品轻轻放置,低头端详着自己的手作,小脸上满是对这份成果的欣赏。接着,小朋友热情地展示了他们作品,并且勇敢地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与感悟。这些作品不仅是一件件手工艺品,更是小朋友们对甲骨文文化理解的具象化。

结语

图为“乐善智美”社会实践团开展甲骨文粘土创意手工课程的合照

甲骨藏古韵,童稚焕新生。当甲骨文与黏土在这群孩童的灵动指尖奇妙相遇时,仿若开启了一场奇异的化学盛宴。孩子们以他们稚嫩的小手悉心揉捏、精心塑造,将那古老的龟甲文字幻化为触手可及的“日”“月”“鸟”等生动形象。在嬉戏之间,他们惊奇的探触到汉字的古老源头;在创作之际,他们深切的感受到文化的温暖怀抱。这不仅仅是一场充满欢声笑语的手工盛宴,更是一次让悠远文明与纯真童心美妙碰撞的绝美奇遇。传承于指尖无声流转,热爱在心底悄然萌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洁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