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非遗文化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以其独特的魅力与蓬勃的活力,深度激活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5年7月20日,硅小蒜科技助农团踏入桓台县西巴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深度调研,为结合非遗文化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注入新动力。
图为硅小蒜科技助农团在西巴村的合照
桓台作为远近闻名的吨粮县,西巴庄村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全村实行外包土地,进行种植玉米等粮食作物。目前,村里土地外包价格达到了每亩 1100 多元,这不仅增加了村民的财产性收入,更为规模化、现代化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硅小蒜科技助农团成员与西巴村村民交谈
据调查,智能化、机械化的耕种方式在这里得到广泛应用。智能农机配备了先进的导航和传感系统,能够精准播种、施肥和灌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据当地村民介绍,以前人工耕种一亩地需要花费几天时间,如今机械化作业只需短短几十分钟,且播种质量和产量都有了显著提升。这种现代化的耕种模式,不仅解放了大量劳动力,还让农业生产更加绿色、高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着力量。
图为西巴村土地的智能灌溉
随着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西巴庄村的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让村里的老人能够安享晚年,村里精心打造了长者食堂。长者食堂的运营充满了温情与爱心。子女们可以通过捐款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关爱,村里还专门设立了爱心捐赠名单,记录下每一份温暖与善意。在收费标准上,充分考虑老人的实际情况,八十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就餐,六十岁以上老人每餐仅需支付两元,真正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图为助农团成员与西巴村小朋友交流
西巴村不仅在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上取得成效,在文化传承方面同样亮点纷呈。村里的集贤院,作为明朝传承下来的宝贵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图为硅小蒜科技助农团参观西巴村集贤院
集贤院是市、县级非遗文化的重要代表,经过精心修缮和保护,如今已成为免门票的旅游景点。走进集贤院,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精美的木雕石刻,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每逢节假日,这里都会迎来众多游客,他们或驻足欣赏建筑之美,或聆听院内耿奶奶讲述历史故事,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集贤院的存在,不仅为乡村旅游增添了一抹亮色,也成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和热爱本土文化。
图为助农团成员与集贤院主人-耿奶奶交流
硅小蒜科技助农团在调研过程中表示,西巴村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团队将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优势,在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电商销售、乡村旅游数字化升级等方面与村里展开深度合作,助力西巴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让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丛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