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徐嘉敏)7月7日,茂名高州杏花村文化驿站内童声盈耳,笑语飞扬。湛江科技学院“筑梦高凉”三下乡团队精心策划的第三日心理健康主题夏令营活动在此蓬勃开展。孩子们在丰富多元的体验式游戏中释放天性、探索个人,团队成员全程悉心引导,守护陪伴。活动不仅点燃了乡村儿童的心灵火花,更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种子深植于高州沃土。
▲图为孩子讲解绘画作品
色彩解码,照见独特心灵光谱
“多彩的性格”活动掀开认知的序幕。孩子们以色彩为媒,勇敢选择最能代言自己性格特质的颜色——象征热情的红色、代表沉静的蓝色、蕴含希望的绿色……在分享中,孩子们道出内心独白:“选黄色,像太阳一样想温暖大家。”实践队队员们适时引导:色彩无高下,个性无优劣,每一份独特都值得被珍视。这一环节让儿童在认同自己特质的同时,也学会欣赏他人世界的斑斓。
承接色彩探索,“画性格彩虹”活动赋予情绪具有表达。孩子们手握画笔,在纸上将内心世界流淌为七彩光谱。团队成员俯身倾听每一幅画作背后的故事,鼓励孩子为情绪命名、与感受对话。当沉默的孩子画出乌云又添上穿透的阳光时,艺术无声打通了表达壁垒。这不仅是绘画,更是一场心灵疏导的实践——通过创作,孩子们学习接纳情绪的多面性,为情感找到健康出口。
▲图为孩子绘画“性格彩虹”
协作构建人格“理想国”
下午的“性格大厦搭建”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分组协作,以积木为材料,将各自理解的性格特质具象化为建筑元素。有的小组搭建稳固的坚实塔楼,有的搭建富有艺术的高耸楼屋。在协商与碰撞中,孩子们体会到:稳固的“大厦”需要不同“性格砖石”的巧妙咬合——正如团队协作中,差异恰是力量的源泉。积木堆叠间,尊重与包容的种子悄然萌发。
▲图为孩子们展示“性格大厦”
冲突情景,一堂生动的情绪“实验课”
“随机冲突”环节直面成长痛点。团队创设日常冲突场景,引导儿童代入角色寻找解决之道。“被误解时怎么办?”“意见不合如何沟通?”孩子们在模拟中尝试“我信息”表达法,练习换位思考。一位队员分享设计初衷:“冲突本身不是问题,关键在化解方式。我们想教给孩子一把情绪管理的钥匙。”情景演练为孩子们装备了应对真实生活挑战的心理工具。
从热身游戏“手忙脚乱”的欢笑,到《哪吒》观影时对“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共情深思,全天活动环环相扣。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兴奋光芒与全程高涨的参与热情,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最真切的注脚。团队成员分组守护,及时引导,确保每个孩子被看见、被支持。
▲图为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环节
倾情相伴,共绘教育同心圆
整日活动中,孩子们热情高涨,全程沉浸投入,眼神中闪烁的好奇与兴奋印证了寓教于乐的成功。团队成员始终恪守岗位,以高度责任感悉心守护:每组孩子身边都有队员耐心陪伴,游戏时及时引导,创作时温柔鼓励,困惑时循循解答,确保了活动顺畅与深度体验。孩子们怀抱亲手绘制的彩虹画作与满满的收获踏上归途,杏花村的夕阳映照着他们快乐而充实的背影。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于杏花村播撒了认识自我、合作沟通的成长之种,更以真诚与专业展现了高校青年服务乡村教育的担当。孩子们在游戏中启智,在协作中明理,于无声处,一段关于自信、包容与坚韧的生命课程,已在欢声笑语中悄然写就,为高州大地明日希望增添了鲜亮一笔。
▲图为全体大合照
编辑| 张 灵
摄影| 陈智鹏
一审| 林钰淇
二审| 董华华
三审| 高兴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嘉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