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雨凡 滕梅艳
7月13日,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锌’火筑梦”科普队美术组,在衡南县近尾洲镇蒸市初级中学开展了一场创意实践活动。其中,贺宁老师主讲的环保不倒翁手工课,以创意十足的形式与寓教于乐的内涵,成为此次支教活动中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图为美术组贺宁为同学们展示不倒翁作品
课堂伊始,贺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系列由塑料瓶、旧布料、废纸盒等废旧材料改造而成的手工作品,有憨态可掬的动物摆件、精巧别致的收纳盒、色彩明快的挂饰……这些由废旧材料变废为宝的物件,瞬间就抓住了同学们的目光。教室里不时响起“原来废品还能这样用”的惊叹,一颗颗探索的好奇心,就在这此起彼伏的赞叹中悄然被点燃了。
图为贺宁指导孩子们创作的瞬间
随后,贺老师结合力学原理,生动讲解了不倒翁“上轻下重、重心稳定”的制作奥秘,并分步演示了用瓶盖做底座、卡纸剪造型、彩笔绘细节的创作流程;进入实践环节后,教室里热闹而有序,贺老师穿梭在课桌间,时而帮同学调整重心平衡,时而启发大家添加创意细节,而她指尖的耐心指导与眼中的鼓励目光,让每个孩子都敢于释放想象力。
图为孩子们亲手制作的不倒翁,一个个姿态万千、各有巧思
当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环保不倒翁在课桌上轻轻摇晃、始终挺立时,同学们的脸上绽放出自豪的笑容。“小蜜蜂永远不会倒!”一名同学举着作品欢呼,另一位则捧着自己的“小青蛇”说:“以后喝完的水瓶再也不扔了,要做更多手工!”
这场短短40分钟的手工课,不仅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了创作的乐趣,更在潜移默化中种下了“珍惜资源、循环利用”的环保种子。从课堂上孩子们专注聆听讲解的认真模样,到创作中他们用心雕琢作品的投入状态,再到完成后他们展示成果时的喜悦神情,“‘锌’火筑梦”科普队用这堂环保手工课,将环保的理念与艺术的美感深深融入孩子们心中。
未来,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锌’火筑梦”科普队将始终坚守使命,带着更多样的“艺术+环保”课程走进更多乡村,让环保的意识与艺术的芬芳持续滋养孩子们的心灵,陪伴他们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积极探索,成长为热爱自然、富有创意、懂得珍惜的新时代少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滕梅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