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 陈瑜) 为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江西农业大学“红忆玉山,薪火相传”研究生实践团队前往江西省上饶市多个县(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该团队聚焦于产业调研、爱心支教、红色走读、文化传承、校史研究等五大主题,通过实地考察、志愿服务、文化宣讲等多种方式,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
聚焦民宿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近年来,怀玉山民宿产业蓬勃发展。实践团走访了当地多家特色民宿,与经营者深入交流,了解运营模式、客源结构及发展瓶颈。实践团发现,当地民宿产业不仅解决了多数村民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周边农产品的销售,但是也存在部分民宿同质化竞争、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对此,实践团建议构建以“生态+”主题为核心的民宿,强化通过新媒体渠道的营销策略,并推动向康养产业的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周边的绿色生态环境和宜人壮丽的自然风光资源。
▲图为玉峰村委会干部向实践团成员介绍玉峰村情况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玉峰村走访调研
共绘童心之梦,携手暖心助学
在玉峰村党群服务中心,实践团成功举办了以“童心绘梦,暖心助学”为主题的支教活动,活动涵盖普及防溺水知识、辅导暑期作业、制作手工艺品以及陪练书法绘画,吸引了众多村内儿童踊跃参与。实践团队的负责人表示:“我们期望通过知识的传递,构建城乡之间的桥梁,让孩子们有机会窥见更宽广的世界。”
▲图为孩子们展示成果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孩子们展示手工制作过程
追寻先烈足迹,赓续红色血脉
怀玉山是方志敏烈士曾经浴血奋战之地。实践团成员行至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重温那段感人至深的革命历史;在清贫园,他们参与了一堂富有沉浸感的微党课;在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碑前,庄严重温了入党誓词。此外,实践团还对当地资深党员进行了访谈,记录下了口述的历史,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精神。实践团成员深有感触地表示:“年轻一代必须铭记历史,继承和发扬红色精神。”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参观学习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清贫园集体朗诵
探寻文化瑰宝,延续千年文脉
在怀玉山葱郁的群峰之中,一座古朴典雅的建筑静默矗立,这即是始建于宋代的怀玉书院。作为江西四大古书院之一,怀玉书院孕育了朱熹、陆九渊等理学巨擘,被誉为“东南邹鲁”。实践团队深入书院各处,触摸斑驳的石碑,聆听当地文化学者讲述书院的历史兴衰,细致研读残存的碑刻楹联,记录书院建筑风格,拍摄相关视频,旨在让怀玉山的文化瑰宝焕发新生、传承下去,助力打造“研学+文创”综合体。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怀玉书院参观学习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怀玉书院前合影
弘扬惟义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杨惟义院士,一位杰出的昆虫学家,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市。这位自幼放牛的学者,最终成为中科院院士,他提出的“生态灭螺杀卵”血防方案挽救了无数生命。他的人生理念“常觉既生于世,必有所报答”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他的奉献精神。实践团特意前往杨惟义纪念馆,深入探究了他致力于农业科学、服务人民的光辉事迹。实践团成员感慨道:“杨惟义院士如同一棵挺拔的青松,他的精神永垂不朽。”通过这次实践,实践团队深刻领悟到,新时代的青年应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既追求卓越,又心怀家国。他们一致表示,将效仿杨惟义院士,以实际行动踏遍祖国各地,让青春在奉献中闪耀光芒。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杨惟义纪念馆参观学习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杨惟义纪念馆合影
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江西农业大学的“红忆玉山,薪火相传”研究生实践团队将怀玉山作为学习的场所,在研学中坚定初心,在调研中提升能力,在服务中展现爱心。团队成员们坚定表示,将持续关注乡村的振兴事业,并以实际行动来履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承诺。这片充满历史记忆和时代责任的土地,正逐渐吸引更多年轻人用行动来衡量责任,用实践来诠释担当。
撰文 | 陈瑜
图片 | 黄珂 尹祯伟
审核 | 席步鑫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汪颖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