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武韵铸忠魂,红脉润嵩山”实践队来到登封,走进豫西地区,探寻红色历史脉络,感受先辈的奋斗精神。
活动伊始,实践队员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步入豫西抗日纪念馆。馆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历史图片、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文字资料,犹如时光的钥匙,开启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日历史画卷。
图为实践队员在豫西抗日纪念馆聆听红色事迹
随后,实践队来到“中国传统村落”——柏石崖柳泉村。这里不仅有着古朴的建筑风貌,更留存着诸多与抗战紧密相连的红色记忆。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柳泉村文物建筑
当年,无数医护人员在这里不顾危险,救死扶伤,为抗战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医疗保障。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战争年代医疗工作者的艰辛与伟大,对他们的奉献精神肃然起敬。
图为实践队员聆听讲解员介绍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后方医院旧址
参观豫西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杨林分校旧址时,登封老区建设促进会“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王云琦为大家介绍了当年学校的办学情况。这所学校为抗战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他们从这里出发,奔赴抗日战场,为保卫祖国和人民浴血奋战。实践队员们被先辈们求知若渴、投身奉献的精神所激励,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豫西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杨林分校旧址
最后一站是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南王山突围战指挥部旧址。在这里,讲解员生动地讲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役。先辈们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智慧成功突围,谱写了一曲英勇无畏的战歌。
图为实践队员在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南王山突围战指挥部旧址合影
通过这次实践,实践队员们也明白了广大青少年生逢其时,要赓续红色血脉,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
供稿人:谢博洋 李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浩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