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7月13日讯(通讯员 林晓彤 陈思思)“初心”党员学生志愿服务队走进普宁市大坝镇马厝宅村,以脚步丈量乡土,用真心倾听民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传承的调研活动。从斑驳的老屋到崭新的楼房,从热闹的公园到蜿蜒的乡间小道,队员们用镜头和笔记记录下这个村庄的蜕变与坚守候。
老村新貌:在时空对话中聆听文化回响
调研首站,队员们沿着马厝宅村西侧徐行,破落土坯房与现代小洋楼隔巷相望,勾勒出乡村发展的时空画卷。在榕树下的石凳旁,队员们与银发老人话家常;在村头巷尾,孩子们嬉笑奔跑,一颦一笑的动作里依然映照着非遗文化的传承。通过深度访谈,队员们不仅梳理出村庄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发展的脉络,更捕捉到村民对英歌舞等传统文化保护的热切期盼。
图为队员采访大坝镇马厝宅村村民。供图 陈思思
图为队员采访大坝镇马厝宅村村民。供图 陈思思
公园百态:在市井烟火里解码传承基因
周末的马厝宅公园,是村庄跳动的文化心脏。队员们穿梭于乒乓球台的激烈对战旁,驻足于潮剧的婉转唱腔,更被茶香氤氲的闲谈场景所打动。朴实的对话里,折射出乡村振兴战略下村民获得感的真实写照和对英歌舞的支持。
图为马厝宅村村民在练习潮剧。供图 陈思思
图为队员采访大坝镇马厝宅村村民。供图 陈思思
步履不停:在田野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
带着马厝宅村的鲜活样本,队员们又走访周边地区,在对比中寻找共性。有的地区将英歌舞融入旅游开发,有的地区用直播吸引年轻学徒,还有的地区采用创新“非遗+研学”模式。归途车上,服务队笔记本上的数据化作思维导图,潮汕方言的录音被转写成调研报告。
图为队员们在周边地区走访。供图 陈思思
从青砖灰瓦到欢声笑语,从文化根脉到现代生活,这场调研既是青春与乡土的对话,更是责任与初心的交融。“初心”党员学生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深知守护传统不是守旧,而是让文化基因在创新中永续;助力乡村不是形式,而是与土地共同生长。他们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民情日记,继续在乡村振兴与非遗传承的征程上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答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晓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