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铸魂乡土情,机械赋能振兴梦——重庆工商大学青年大学生机械赋能智绘乡村

发布时间:2025-07-17 15:4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袁齐倩   阅读 1.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近日,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助力农村发展,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红岩铸魂乡土情,机械赋能振兴梦”社会实践团青年大学生赴重庆市江津区支坪镇白溪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本次活动由学院分团委书记刘静带队,21名成员涵盖智能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6个专业的本科生,通过多元化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产业助力谋发展,农品升级拓新路

聚焦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实践团联合“星包装”团队,实施“械手匠心·智创农包”计划,构建“调研-设计-推广”全链条服务体系。前期调研中,团队走访支坪镇白溪社区李子园,为后续包装评选会奠定坚实基础。

基于调研结果,实践团举办“精工巧械·包出乡彩”包装设计评选会,展示包装专业同学们的专业技能,最终由村民代表投票选出最优方案。“包”你满意·“械”手助农——助农电商专场活动中,团队以“设计理念+种植故事+限时促销”模式推广新包装农产品,有效验证了新包装的市场吸引力。

安全护航筑防线,民生保障暖人心

结合夏季乡村安全特点,实践团创新安全教育形式,编排两部情景短剧。防诈骗剧《周大爷的一天》以早中晚三个时段为线索,演绎冒充客服退款、虚假中奖等常见骗局,通过“剧情演绎+法条解读”解析诈骗分子话术逻辑与防范要点。防溺水剧《“溺”莫走》融入江津方言,模拟青少年野泳遇险场景,演示长杆救援、漂浮物投放等实用技能,纠正“手拉手救援”等错误方法,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安全知识。

科技赋能强引擎,创新种子播乡土

依托机械工程学科特色,实践团打造“启航科技梦想,谱写青春华章”科普品牌,构建“理论-演示-实践”的完整链条。在“探索循迹小车”课堂上,成员拆解模型讲解智能控制原理;“用激光雕刻木牛流马”实践课,用激光雕刻机复刻古代机械,直观展现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的融合。“走进智能时代,拥抱AI变革”工作坊用通俗语言解析人工智能原理。NAO机器人让留守儿童在互动中激发对科技的向往。

红色引领筑根基,精神传承焕新篇

实践团以“重寻红色星火,照耀时代新篇”为主题,构建红色教育体系。团队组织“追寻红岩之光,续写时代华章”红色研学活动,走进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通过文物史料与影像资料系统学习聂荣臻元帅为国家事业奋斗的历程。重庆山益重工机械公司开展红色研学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交流,让实践团成员真切感受制造业的魅力,为未来投身行业、铸就智造梦想积蓄力量。

为让红色文化深入群众,实践团创新开展系列宣讲活动。“探寻工业记忆,传承三线精神”宣讲会以历史脉络为轴,串联抗日战争时期工业支援、三线建设时期艰苦创业与新时代产业转型历程,生动诠释红岩精神与重庆城市精神的当代意义,吸引村民参与。“老党员面对面”交谈会中,团队走访5位老党员,记录他们在土地改革、乡村建设中的亲身经历。

此次活动通过红色铸魂、科技赋能、产业助力、安全护航四大板块,形成“文化+科技+产业”的乡村服务模式。活动不仅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更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深化对“知行合一”的理解,实现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标,为校地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袁齐倩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4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