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浙江农林大学“岱青瓯行,红韵赋绿”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南山头村对村民们开展问卷调查,借此收集村民发展村庄意愿,加深团队对本村特色产业的了解程度,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帮助南山头村明晰未来发展方向。
▲图为南山头革命老区村
下乡走访,发放问卷
实践团从村委会出发,挨家挨户走访当地村民,进行问卷调查。经过多天调研,团队察觉南山头村空心化问题严重,常驻人口较少且多为老年人驻守,缺乏青年新鲜活力,劳动力不足加剧了当地进一步特色发展的难度。怎样让年轻人返回家乡振兴南山头村、如何吸引外地劳动力流入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此外,采访中团队发现少部分村民并不了解当地红色文化,说明村庄的红色宣传力度还需要加强,当地的红色文化不应该在岁月磨蚀下走向湮没,英雄宁死不屈、顽强奋斗的精神应该被后辈永远铭记。
▲图为团队走访村民
团队还发现,部分红色遗址设置的互动点不多,团队负责人表示:“如今这个快节奏社会下,人们更倾向于走马观花的迅速游览,我们要做得就是能让大家能有所沉浸、有所收获的旅游,无论心灵上的享受还是物质上的新颖,都要贯穿一些在平时生活中很难得体会到的项目。”
不少老人说得一口闽南语,好在,团队有苍南本地人担起翻译重任。多位老人表达改善交通建设的愿景,“平时上下村得靠村村通,而且村村通还有班次。如果哪天遇到个急事,又碰上周四的公休,那真的是很麻烦咯。”有位老人如是说道。
旅游业的开发也正离不开迅捷的交通,南山头村面积达9.45平方公里,风景优美,是典型的地少人多,有巨大土地利用空间。然而,目前锈迹斑驳的庙宇、杂草丛生的步行道和破损的砖瓦房说明了设施建筑的维护工作仍有欠缺。
▲图为帮助村民填写问卷
除此之外,村民介绍由于当地的土壤特殊,水果蔬菜难以种植,目前村民只能种植大片茶叶和栀子花,体现产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弱。除此之外,团队成员在步行下山时还发现因违建停滞的工程,后续了解到,村落目前有不少项目或因资金不足或因耕地红线政策或因审批较慢处于遗弃状态,团队根据南山头村现状,结合相关工具,制作了SWOT模型分析图,系统判断南山头村发展可能性。
▲图为团队制作的SWOT模型分析图
▲图为温州阳光农场茶园
考察当地特色,挖掘红色文化与绿色资源
经过实地考察,实践团发现了视野开阔的观景平台、一座清风亭和一大片面朝云海的草坪,非常适合打造特色的网红打卡点。随后,实践团去往知名的红色教育基地,目睹了著名的“红军在五岱山活动纪念碑”,见证了苍南的红军革命文化。
▲图为观景平台所看到的风景
▲图为红军在五岱山活动纪念碑
路线设计,实践感悟
实践团结合现有的公交班次,打算以团队行径线路为基础,初步规划一条串联红色景点和自然风光的环形游览路线,希望既能考虑游客体验,也能兼顾村民出行便利。
▲图为团队走访路线
实践团感受着当地人文情怀、绿色资源和红色文化,走进南山头村开阔他们的视野,将村民们所思所忧转化为实际的方案并落实当下,解决南山头的种种困扰,加快红绿融汇实现乡村振兴。
撰文|陈荧荧
图片|张雅歌 陈坤
审核|王卓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卓玥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