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印记,赓续信仰薪火——佛山大学“和光同尘”实践队赴惠东高潭开展红色文化研学之行

发布时间:2025-07-15 16:4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春栩   阅读 1.3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 年 3 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明确提出要“强化课程思政力量、深化实践育人理念、推动育人体系建设”。为深入贯彻会议精神,持续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近日,佛山大学“和光同尘”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高潭镇,开展了主题为“走进红色热土,厚植信仰根脉”的红色文化研学活动。

实践队通过实地走访、沉浸体验、互动讲解和文化创意观摩等多种形式,重温红色历史、感悟思想伟力、激发使命担当。在研学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在实践中涵养家国情怀,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挺膺担当、勇毅前行的精神风貌。

▲图为高潭镇党群服务中心大厅

红色课堂:在誓词与故事中重温初心

步入高潭党群服务中心,一面鲜红的 “入党誓词”墙庄严肃穆,一段段党史文字凝练厚重,一幅幅珍贵图片记录着高潭作为“东江红都”的革命征程。讲解员情真意切地讲述着高潭党组织的发展历程和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带领实践队员穿越历史烟云,重温那段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光辉岁月。

“在这里,青年不仅是倾听者,更是接力者。”队员在参观后动情说道。这些真实故事让他们感受到红色精神正在与时代同行,不再停留在记忆中,而是化作推动地方发展的现实力量。这堂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思政课堂”,不仅唤醒了对党史的认知与敬意,更在心灵深处点燃了信仰之光、责任之火,让初心与使命更加坚定有力。

▲图为讲解员向队员们讲述高谭党组织的发展历程

▲图为讲解员向队员们讲述高谭红色革命历史故事

深入高潭:学习"三个基地十件实事"

在展厅的另一侧, “三个基地”“十件实事”的建设蓝图格外醒目: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党史教育基地、特色产业发展基地正齐头并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建设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重点项目落地有声,绘就出高潭以红色资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

实践队员们边听边记,边思边悟,在一张张图文、一段段故事中,深刻感受到革命精神如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也真切体会到基层治理、产业振兴与思想引领的融合。 “不仅看到了红色历史,更看到了红色发展的今天和明天。”队员们由衷感叹。

▲图为队员们观看学习“三个基地”“十件实事”的建设蓝图

创意火花:在文化创新中感受传承

除了红色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建设,高潭镇也在探索 “红色 + 创意”的新路径。当地结合非遗舞草龙与革命精神,打造出红色文旅IP形象“高火火”,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高潭故事,传播红色精神。

在文创展区,实践队员驻足观看设计方案,深入了解 “高火火”背后的设计理念与文化内核。大家纷纷表示,红色文化也可以“潮”起来,“高火火”是革命老区拥抱时代、面向青年、焕发新生的生动体现。

▲图为高谭文创IP设计理念

和光同尘,步履不停

从党史长廊到展厅图卷,从文创空间到服务窗口,高潭之行不仅是一次党史教育的现场教学,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精神洗礼。实践队员以脚步丈量红色大地,以心灵感知信仰力量,在行走中成长,在实践中思考。 “红色文化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照亮前路的精神灯塔。”这是队员们在实践后共同写下的心声。新时代的青年应当是什么样子?答案,或许就在这一次次走近基层、贴近群众的调研实践中。

▲图为队员们与讲解员交流学习

▲图为队员们与讲解员在党群服务中心门口合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 “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引导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佛山大学“和光同尘”实践队以实际行动回应号召,把课堂搬进红色现场,把理论变为生动实践,在赓续红色血脉中坚定信仰、在服务人民群众中锤炼本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责任。未来, “和光同尘”将继续奔赴祖国广袤大地,让青春在新时代火热实践中绽放光彩,让理想信念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撰文 | 曾幸楠

图片 | 林翰洋 陈晓琳

一审 |张欣

二审 | 朋柏 钟旭恒

三审 | 黄春栩 陈晓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春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5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