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飘山歌 唱响广西韵律——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鹿鸣书声志愿服务队开展非遗山歌传唱课程

发布时间:2025-07-14 17:0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彬语   阅读 2.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4日(通讯员 李彬语 吴远斌 孟昌熙 报道 孙姸 摄影)7月14日9时,红坪镇爱心托管班教室里传来清脆稚嫩的歌声,支教队员正带领孩子们学唱广西经典山歌《什么水面打跟斗》,一堂充满民族特色的音乐课在此生动上演。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鹿鸣书声志愿服务队以“广西山歌”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活泼的非遗文化课。

课堂伊始,支教老师以“大山里的歌声”为切入点,用生动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山歌就像大山的呼吸,是生活在山区的人们在劳动、娱乐时唱的歌,它不用乐器伴奏,嗓门一亮就能唱,还能跟着心情随便改歌词呢!”孩子们瞪着好奇的眼睛,纷纷举手提问关于山歌的问题。

▲图为支教队员和孩子们聆听《什么水面打跟斗》

随后,支教老师结合图片和音频片段,向孩子们展示了广西山歌的多样面貌。当播放到嘹亮的壮族山歌片段时,孩子们忍不住跟着节奏拍手,课堂瞬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谈及“刘三姐”,支教队员用动画短片引出这位“广西歌仙”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入迷。

最令人期待的山歌教学环节,老师先慢速教唱《什么水面打跟斗》的歌词:“什么水面打跟斗?鸭子水面打跟斗……”孩子们起初有些害羞,小声跟着哼唱,在老师的鼓励下,逐渐放开嗓门。

▲图为支教队员和孩子们观看刘三姐对歌视频

课程接近尾声,老师带领全体学生齐唱《什么水面打跟斗》,稚嫩的童声与明快的旋律交织,回荡在教室里。支教队员表示:虽然唱得还有点跑调,但每个孩子都在大胆尝试,这就是最动人的歌声。

据了解,此次山歌教学是支教社会实践活动中“民族文化进校园”的一部分,旨在让孩子们从小接触本土传统文化。支教队员们通过趣味讲解、互动学唱,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山歌的悠久历史,更在课堂上完整掌握了经典民歌《什么水面打跟斗》,让传统文化种子悄然生根。

▲图为支教队员指导孩子们唱歌

活动结束后,记者采访到学生黄俊凯的家长,她说:“希望通过这样的课堂,让孩子们感受到不同地方文化的魅力,就像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将来长成热爱民族文化的大树。” (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彬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