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探寻南宋传统文化,助力当地持续性发展,珠海科技学院“南韵颂新”三下乡实践团奔赴斗门镇南门村,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宋韵寻踪之旅。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方式,探索如何借助客流量大的景点的文化资源来推广南门村本土南宋文化,让古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7月6日下午,实践团成员抵达金台寺。金台寺是始建于南宋末年的古寺,历经岁月沧桑,依然屹立于这片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寺内负责人热情地为实践团成员讲解了金台寺的建立背景,随后,成员们沿着青石小径,依次探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建筑。飞檐斗拱间,壁画残垣处,无不展现出南宋的痕迹和历史的叙事。行至偏殿,一幅幅正在绘制中的壁画引人驻足。工人专注地运笔,传统工笔技法与佛教题材交融,青绿重彩在墙面粉黛,为古寺注入新的文化传承活力。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金台寺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它承载着南宋文化底蕴的厚重一笔,是南宋文化在斗门镇的生动缩影。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金台寺
▲图为金台寺中的壁画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并未停下脚步,在经过成员们的讨论后,他们来到客流量大的地方,将早上在南门村接霞庄采摘的荔枝分给金台寺游客品尝,并向游客们讲述南门村的南宋文化底蕴。南门村南宋忠义文化底蕴深厚,却面临着年轻群体认知不足、传承断层的问题,非遗技艺虽有坚守,但传播渠道有限。实践团希望通过采摘荔枝这一新颖的媒介,将南门村的南宋文化与游客的味蕾相连,让游客在品尝荔枝的甘甜时,也能感受到南门村的历史韵味,吸引更多人走进南门村,了解并传承南宋文化。
▲图为南门村接霞庄的特色荔枝
“南韵颂新”三下乡实践团此行的初心,是以荔枝为引,让金台寺的历史烟云化作可见可感的文化体验,让南门村的南宋遗风借由果香飘向更远的地方。他们相信,每一位尝过荔枝的游客,都能成为宋韵文化的传递者。金台寺的飞檐斗拱与南门村的古巷黛瓦,因南宋文脉而遥遥相望;接霞庄枝头的荔红,恰如串联古今的信物,将寺宇的历史厚重与古村的生活气息揉碎在唇齿间,让游客在品尝荔枝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南门村的历史韵味。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荔枝园采摘荔枝
此次“南韵颂新”实践团的宋韵寻踪之旅,不仅是对南宋文化的深入探寻,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尝试。实践团成员们以大学生的视角和行动,为南门村的南宋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实践团成员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的传承方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更多人了解并热爱上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文化瑰宝。
撰文 | 陈桐 庄凤雨
图片 | 魏儒臻 熊文杰
审核 | 王语同 张心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吕晨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