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慢病不怠慢,急救不等待”基层服务践行团走进第二师铁门关市红石榴博物馆与革命历史纪念馆学习了民族团结与革命精神,了解当地红色文化。
图一 团队成员在博物馆馆外合影留念
促进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第二师铁门关市红石榴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成为当地红色文化旅游的新地标。
红石榴博物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由红色年代展和民族乐器展两个专题展览组成,累计展出1500余件展品,展示着中国百年搪瓷的历史与文化,诠释了搪瓷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情怀,重温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历程,生动展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提升了团队成员心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的信念在成员心中愈发清晰。
图二 成员参观搪瓷、乐器等展品并聆听讲解
跟随解说员的步伐,聆听革命精神的动人故事。其中1000余件搪瓷缸,时间跨度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这些搪瓷缸从侧面记录了从抗美援朝到澳门回归,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发生的大事件和全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团队成员深受感动,认识并牢记兵团人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的革命精神。
赓续红色记忆:见证兵团发展,传承红色促繁荣
第二师铁门关市革命历史纪念馆展陈内容丰富,展厅以革命历史时序为主线,生动再现了兵团几代人屯垦戍边的艰苦历史。
践行团成员进入纪念馆大厅,沿着地面上的时间轴线探究红色基因的孕育和起源。正前方是一枚火炬,墙面四幅巨大的浮雕形象地诠释了时间轴线上四个重要历史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也是“根在井冈山,整编渤海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的画面图解。
图三 成员观看浮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曾发表讲话:“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走进铁门关市纪念馆,那些当年屯垦戍边的军垦战士留下的老物件、老照片静静地诉说着过去。这些历史的见证者,不仅记录了这片土地的变化,更见证了军垦战士挥洒的辛勤汗水与无尽心血。无论是搪瓷缸上的时代印记,还是军垦人的奋斗足迹,都在诉说着唯有各民族同心同德、薪火相传,方能书写更加繁荣的未来。红色基因与民族情谊在此交融,化作推动这片土地继续前行的磅礴力量!
撰文|周菊贤 陈林妍
图片|牛鑫鑫 陈林妍
审核|倪志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林妍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