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彩色编程蜡笔,绘就乡村教育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7-13 19:5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赖紫怡   阅读 4.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用彩色编程蜡笔,绘就乡村教育振兴新画卷

为推动乡村教育均衡发展,让乡村儿童接触科技创新知识,武汉文理学院信志星志愿服务队在咸宁市咸安区栗林村开展 2025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努力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图形化编程教学活动。以Scratch图形化编程软件为工具,通过制作经典游戏《大鱼吃小鱼》、《打蝙蝠》、《植物大战僵尸》等,为乡村儿童打开了一扇通往编程世界的大门。


游戏化教学:点燃兴趣火花

课堂中采用scratch软件精心设计《植物大战僵尸》游戏过程中,志愿者们运用模块化编程教学方法,就像带领孩子们搭建积木一样,一步一步地引导他们在 2 小时的时间里完成角色移动、场景设计等基础编程操作。通过动画展示和详细讲解,向孩子们介绍了Scratch软件的基本操作界面和编程积木,逐步引导孩子们熟悉运动、外观、声音等编程积木,为游戏中的角色赋予移动、变化和发声等功能。



思维训练:培育逻辑之花

编程课不仅仅是教会孩子们如何编写代码,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志愿者们精心设计了“问题引导——实践探索——总结提升”的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游戏场景、角色形象和关卡规则。志愿者老师不仅在可视化编程专业知识上给予孩子们指导,还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逻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中,通过设置问题和挑战,引导孩子们思考和探索,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勇于尝试的习惯。


双向成长:收获丰硕果实

参与到课程中的小周同学兴奋地表示:“编程让我学会了把大问题拆解成小步骤来解决。以前遇到难题我总是不知所措,现在我知道可以把它分成一个个小问题,然后一个一个地去解决,感觉困难一下子就变得简单了。”可见,图形化编程教学能够激发孩子们对编程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对于志愿者们来说,这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团队负责人蔡宏艳老师介绍道:“为了适应乡村教学的特点,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开发了可视化教具和教学视频。这些教具和视频不仅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也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它们都将成为我们后续教辅的标准课件,为更多的乡村孩子带来优质的编程教育。”

武汉文理学院信志星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趣味编程为桥梁,跨越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乡村的孩子们一定能够在科技的蓝天下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赖紫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5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