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童心,乡梦同兴——“星火暖田 蓝韵童心”志愿服务队关爱留守儿童,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12 13: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姚旭敏   阅读 3.2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2日讯(通讯员 姚旭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响应团中央“大力开展暑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号召。2025年7月10日,由西安培华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十名学子成立的“星火暖田 蓝韵童心”志愿服务队,以青春之名奔赴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官寺村开展了为期十二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为当地留守儿童的成长助力,推动乡村教育发展,传承弘扬“团结、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践行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深耕红色课堂,领航智慧启迪

泱泱大国,光生之风,中国共产党跨过了百年征程岁月,从历史到现实书写了专属于中华民族的时代史诗。志愿者通过上党课、折红船、唱红歌和主题绘画等形式,将红色基因融入课堂,引导孩子们树立责任与担当,传承铭记党的历史,让孩子们从小就在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童心于红星照耀下茁壮成长,赓续赤诚之火光,以青春之名,书写清澈挚爱。

音韵旋律交织,奏响心灵乐章

音乐是灵魂的鼓动,乐器是心声的宣诉。志愿者通过认识乐器开启音乐篇章,让音乐与童心共鸣,在孩子们心中种下音乐与艺术的种子,以待来年成长出他们自己的艺术春天。随后,教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激昂的旋律激发了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们用最真挚的歌声,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在音乐的海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欣赏美,更学会了创造美,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亲爱的孩子们,那便成为昨日晴空之下恣肆生长的花,绽放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姿态,行走在这个永不落幕的七月时,诠释着总角年岁明媚而又盛大的童年。

传承汉字雅韵,书写文化诗篇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承载着千年的文明传承。志愿者们引领孩子们踏入书法的殿堂,从甲骨文到笔画的起源再到汉字的文化内涵,志愿者们以生动的图像和有趣的故事引入,引导孩子们感受汉字的魅力,让他们在墨香氤氲中领略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精髓,更让孩子们在字里千秋里勾勒童趣篇章。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愿者们的努力,如同春雨般润物无声,滋润着这些祖国的花朵,让他们在爱与关怀中茁壮成长,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童心共谱华章,同行共赴远方

人生有诗意远方,有旷野篇章,等你我同行,等你我并肩。在这里、在七月、在高陵,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星火暖田 蓝韵童心”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以星火之名,燃希望之光,承蓝韵之美,护童心向阳。他们走出校门、走入社会、走进基层,以青春之名书写担当诗篇,将爱与希望化作满天星辰守护乡村留守儿童。惟愿官寺村明净而清澈的孩子们能够成为自由的风,心之所向即正轨,终点会是百花齐放的春天,终将凭春窥月吹向属于他们的灿烂未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姚旭敏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103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