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薪火,筑牢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5-07-11 14:2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文涛 房子鹏 石圆   阅读 2.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王文涛 房子鹏 石圆)7月8日,安徽理工大学“晋善晋美”皖理支教服务队紧扣资源型经济转型需求,以红色教育为魂、安全教育为基,在这片热土上奏响了青少年成长培育的动人乐章,为盂县的未来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晨光初露,支教队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奔赴水泉烈士陵园。陵园内,23位无名烈士在此长眠,苍松翠柏环绕四周,仿佛在默默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震撼人心的英雄壮歌,他们的事迹深深镌刻在岁月的长河之中,成为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队员们整齐列队,步伐坚定而沉重地走向烈士纪念碑。他们手捧鲜花,神情庄重,缓缓将鲜花敬献在纪念碑前,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英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随后,全体队员静默肃立,时间仿佛在此刻凝固,空气中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气息,大家在无声中寄托着对英烈的无尽哀思。这场沉浸式的缅怀仪式,不仅是对英烈精神的一次深情致敬,更让红色基因如同一颗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在年轻一代的心中深深扎根,等待着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正如一位队员所说:“在盂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铭记英烈精神,从中汲取力量,为青年一代注入奋斗的强大动力。”

 

服务队在水泉烈士陵园肃立默哀(摄影:刘金鹏)

缅怀仪式结束后,服务队马不停蹄地前往桃园社区,开启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之旅。在活动现场,队员们精心准备的PPT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国家发展的光辉历程和众多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队员们采用提问互动的形式,引导孩子们回顾历史,走进一个个英雄的故事之中。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眼中闪烁着崇敬与好奇的光芒。当队员们提出问题时,孩子们纷纷踊跃举手发言,稚嫩的声音中充满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祖国的热爱,眼中闪烁着崇敬的光芒,爱国情怀在一问一答间悄然萌发、生长。通过这场爱国教育活动,孩子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祖国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了英雄们的伟大精神,爱国之情在心中不断升腾。

 

爱国主义教育互动环节(摄影:颜斯睿)

午后,别具一格的暑期安全教育活动拉开帷幕。队员们创新地采用黏土手工教学法,将知识传递与创意实践完美融合,让安全教育变成了一场充满趣味的指尖艺术之旅。队员们耐心地指导孩子们用五彩斑斓的黏土塑造各种交通标志。孩子们兴致勃勃,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小手精心捏塑着。不一会儿,红灯、绿灯、斑马线等各类交通标识就在孩子们的手中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红灯停,绿灯行!”孩子们稚嫩的童声在教室里回荡,他们在趣味十足的动手实践过程中,深入认识了交通规则,安全出行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切实增强。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实用的安全知识,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小朋友展示交通安全泥塑作品(摄影:房子鹏)

从烈士陵园的缅怀致敬,到社区里的爱国教育,再到别出心裁的安全教育,“晋善晋美”皖理支教服务队将红色精神传承与青少年安全教育紧密融合,充分展现出青年一代强烈的责任担当与创新活力。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对社会的关爱与奉献精神,为盂县的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且意义深远的教育体验。

 

服务队和小朋友们合影留念(摄影:刘金鹏)

展望未来,“晋善晋美”皖理支教服务队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持续深耕盂县这片土地。他们将深入调研资源型经济转型背景下青少年成长的多元需求,不断创新教育形式、丰富实践内容,将红色文化浸润与安全知识普及常态化、长效化。无论是在知识课堂、社区活动,还是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这支年轻的队伍都将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行动,为青少年点亮理想的灯塔,为盂县的转型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让责任与担当在基层实践中熠熠生辉,让青春之花在服务社会的征程中绚丽绽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房子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