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政初光映尧天,玉帛仪章万象先 ——合工大学子尧庙追溯五千年文化源头

发布时间:2025-07-11 14:2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晏江宁   阅读 92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德政初光映尧天,玉帛仪章万象先——合工大学子尧庙追溯五千年文化源头

7月9日,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晋南古建活态传承"实践团队走进临汾尧庙,在这座承载华夏文明源头记忆的圣地,深入探寻尧帝德政文化的深厚底蕴。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访谈和沉浸式体验,系统梳理上古圣王"协和万邦"的治国智慧,感悟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悠悠一支龙脉,我们窥尧井而见源头活水,踏愚昧迈向文明之级:但见广运殿面宽九间而一统,五凤楼三层十二檐,五彩琉璃,金碧辉煌,龙飞凤舞,雕梁画栋。是以称之为“尧心广运”,“民无能名”。白衣苍狗,岁近千禧,石碑现世,“元敕尧庙,田宅永祲”,可见一斑。

寻根:从桑梓故土到文明殿堂

“从桑梓到宫阙”,这不仅是一条地理路径,更是一条精神溯源之路,望着眼前如织的游人,景区负责人目光深远,如是说,“大槐树承载族裔迁徙的记忆,而尧庙代表德政礼制的源起,二者共同构成华夏文明的精神坐标。华夏文明曙光初现之始,一朴拙的木柱巍巍矗立。穿越四千载风霜,它承载着尧帝所立“谤木”的治国思想——广开言路、倾听民瘼。远古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德政符号,在历史长河演化为中华图腾“华表”。它象征着执政者虚怀纳谏的胸襟,更彰显了华夏文明深处对民意的敬畏与珍视。

德治之光:画地为牢

迈步前行,一古绳索静卧厅中,此绳环状,置地即为牢。“民耻则不逾矩,泣罪于途,徽𬙊不用,都是尧推行德治优于刑治后之始啊。” 讲解员的话语中充满敬意。这小小的绳圈,却胜过千般酷刑,罪者甘愿静守方寸之间,不是畏惧,而是对圣王德政的诚服。它锁住的是人心向善的良知,彰显的是德政无言的伟力。今日遗址以青铜铭文重现传说,队员们立于圈中,感受到“一步之界即人心之界”的震撼。近年来,景区将传说化作故事,让故事深入人心,让所有游客在此触碰这穿越时空的圆圈,华夏文明最初的德治之光——方寸之地,足见天地人心。

经纬天地:尧教丹朱与礼教永恒

在尧庙苍柏掩映的东配殿前,一方石棋盘静卧——此处正是传说中帝尧教子丹朱弈棋的“启智之地”。天地方圆,尧执云子,在经纬纵横间为丹朱勾勒天地秩序。十九路纵横藏周天之数,三百六十一位蕴含阴阳之变。以弈为教,凝礼教于落子声声。落子需静思,谋局如治国。近年来,景区融合传说与考古成果(陶寺遗址出土围棋盘残片),激活当代价值,展现出传统智慧的现代生命力。不仅彰显了文化自信的根基深度,更体现出礼教传承之永恒。石刻棋痕与今人指尖相遇,更让人切身体会到帝尧渊源思虑:一局未终,已阅尽四千载教子匠心——落子无悔处,尽是家国传承。

守正创新:尧庙文化传承的当代实践​

近年来,在帝尧公司总经理刘维雅的统筹规划、尧庙景区副经理樊芬的具体落实以及帝尧公司市场专员冯德英的创新推动下,尧庙景区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文化传承工作。通过学术研究、节庆活动、研学教育和服务提升等多维度举措,让尧文化焕发新生。​
据刘维雅总经理介绍,尧庙景区积极推动尧文化学术研究,支持学者开展专题研究,出版《煌煌尧庙》等专著,并举办尧文化研究成果展。市场专员冯德英补充道,景区创新传播形式,推出"尧文化天天见"系列短视频(已发布40余期),并邀请专家举办讲座、读书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直播等新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
樊芬副经理详细介绍了景区的特色项目:“我们不仅保留春节尧庙正月庙会、祭拜尧帝大典等传统项目,还创新推出‘尧庙古风艺术节 ’等新形式。同时开发了‘崇宗尊祖·德孝中华’等系列研学课程,与学校合作开展研学实践,设计多级研学路线,让青少年在体验中感悟尧文化。”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届尧庙古风艺术节,并开展“尧文化进校园” 、“小小讲解员比赛”等特色活动,让传统文化以更生动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

通过系统培训和设施升级,尧庙已成为集文化传承、教育实践、旅游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地标。尧庙景区以创新方式传承尧帝德政文化,让华夏文明之源生生不息。未来,尧庙将继续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路径,让千年尧文化绽放新的光彩。

松柏荫浓育新苗

五凤楼东侧的乐陶圃内,十余株千年松柏洒下斑驳树影,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小小身影正挺直腰板,手捧导游词册,齐声诵读:“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在平阳开创了禅让制……”稚嫩的童音在苍翠的古树间回荡,引得过往游客驻足微笑。

这是尧庙“小小讲解员”培训班的日常一幕。景区副经理樊芬介绍,乐陶圃取意“尧帝制陶教化万民”,如今成为华夏文明青少年展示基地。今天的课程特别有趣,孩子们不仅要背诵《尧帝功德颂》《五凤楼典故》等讲解词,还要分组扮演“小尧帝"和"游客”,学习如何把古老的故事讲得生动有趣。

​​“我最喜欢讲‘画地为牢’的故事,”正在参加培训的乐乐同学说,“老师教我们用木棍在地上画圈,就像真的回到了尧帝时代。”

尧庙景区创新推出的"小小讲解员"培训项目,为尧文化的传承注入了鲜活力量。这一实践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讲解互动中深刻体悟尧帝"协和万邦"的治国智慧与"允执厥中"的德政思想。当稚嫩的童声讲述着千年典故,不仅让沉睡的历史焕发新生,更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文化基因的代际传递。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讲述尧帝故事时,华夏文明的根脉正在他们心中悄然生长。

龙图腾升起处静思

当夕阳为广运殿蟠龙柱镀上金光,清风奏响五凤楼的陶铃。一片清明破译了华夏文明的密码,我们在札记上写下感悟:“站在尧帝曾观天测象的土地,触摸五凤楼冰凉的唐代柱础,从根处油然感受到‘中国’二字的重量——‘中’是广运殿贯穿天地的轴线,‘国’是文明开垦出的井田。这里埋藏着太多的文化基因,等待被每一代中国人重新唤醒。”

撰文:景春璐 韩赟

图片:李越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晏江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