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沐雨润桑榆 挺膺担当启新程 —— 江西中医药大学“杏林青禾”实践队多维实践服务基层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11 13:1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鑫、张海钰   阅读 2.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黄鑫、张海钰)六月底的赣鄱大地,热浪与青春激情一同奔涌。江西中医药大学“杏林青禾”实践队19名青年学子,怀揣“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信念,在进贤县的土地上踏出了一串坚实而温暖的足迹。两天时间,三场深入基层的活动,他们以岐黄之术服务民生,以赤子之心追寻信仰,在知行合一中为青春写下生动注脚。

桑榆情暖:红医精神照敬老初心

首站,泉岭中心敬老院在晨光中迎来这群“白大褂”。义诊区内,血压测量、血糖检测有条不紊。“爷爷,血糖正常,但甜食要少吃啊!”2024级中医学黄同学轻声叮嘱,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中医药体验区成了“网红角”,艾叶、香茅、桂枝等药材在队员手中化作驱蚊安神的精致香囊。2023级针灸推拿专业的刘同学边示范边讲解:“这是香茅,驱蚊避虫……”86岁的樊爷爷紧握新做的安神香囊,皱纹里盛满笑意:“娃娃们手巧心更暖!”

一场融合传统与红色的文艺展演随之展开。《读中国》的铿锵朗诵引得老人随节拍轻和,八段锦功法如行云流水,将“两手托天理三焦”的中医智慧融入一招一式。下午,队员们深入村落调研,在榕树下、院落里倾听乡音。“基层信任中医,但传播需更接地气,”队长张同学深有感触,“走进乡土,才知传承任重道远。”

▲图为实践队成员为老人们义诊。王乔伟 供图

红脉寻根:革命薪火淬炼青春信仰

次日,队伍怀着崇敬踏入中共温圳特别支部旧址。泛黄的文件、斑驳的旧物无声诉说着1947年的烽火岁月。讲解员动情讲述:这个依托战略要冲建立的支部,在解放战争中以严密组织吸纳骨干、开展策反,为革命胜利注入关键力量。革命先辈舍生忘死的担当,如磐石般撞击着年轻心灵。

更令队员们振奋的是温圳镇的今日图景——它正将红色血脉化为发展动能:工业布局优化与规模培育并举,商贸文旅打造名镇新篇,法治创新提升治理效能,生态农业培育新型主体……革命精神在江南特色小镇的蓝图中焕发新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鲜活的地方样本。

旧址院内,面对党旗,青春誓言响彻云霄:“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次宣誓,双重洗礼——既是对先辈的告慰,更是对信仰的擦亮。实景微党课上,队员们回溯红医先辈在封锁中救死扶伤的历史,“生命至上、救死扶伤、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红医精神内核,与岐黄智慧在此刻深深交融。带队教师寄语铿锵:“红医精神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绽放光芒!”

▲图为实践队成员重温入党誓词。王乔伟 供图

童心筑梦:岐黄安全推普赋能未来

带着红色信仰的余温,队伍转战架桥镇阳光驿站。这里,“青年小郎中”以动画和实物药材开启趣味岐黄之旅。“闻香识草”游戏中,孩子们兴致勃勃辨识艾草、薄荷;“睛明穴,眼角藏,按一按,眼睛亮……”自编穴位儿歌让中医知识入脑入心。

安全课堂化身“闯关冒险”。防溺水动画引发危险水域大讨论,落水自救“仰头漂水、甩掉重物”要领被反复示范;烫伤“冲脱泡盖送”五字诀、海姆立克“剪刀石头布”口诀化繁为简;灭火器“看提拔握压”五步法在孩子们模仿中牢记心间。专业而耐心的教学,为童稚世界筑起坚实安全屏障。

推普行动则架起文化桥梁。笔墨纸砚间,队员们示范基础笔法,引导孩子体会汉字筋骨;中药读音小课堂纠偏“白术”、“川芎”发音,讲述字里药香;红色经典诵读会上,挺直的小小身板迸发出字正腔圆的爱国强音。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小朋友们互动。杨淑婷 供图

知行合一:青春答卷写在乡野大地

从敬老院的晨光到革命旧址的誓言,再到童声朗朗的阳光驿站,这支平均年龄不足20岁的队伍,用专业与热忱在基层大地书写答卷。他们让岐黄智慧温暖银龄,在红脉寻根中坚定信仰,更以文化、安全、语言之桥托举乡村未来。

“扎实学识是根基,服务人民是方向,”一位队员的感悟道出共同心声。当青春脚步丈量乡土,当红医精神遇见岐黄薪火,新时代中医药青年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途上,正以挺膺之姿,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杏林华章。他们的身影,恰似沐雨青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根生长,终将成荫。

▲图为实践队与泉岭中心敬老院成员合影。王乔伟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海钰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6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