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戴文彬 常昌健 摄影:王育洲)“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笔下对宇宙的畅想,正是当代少年探索未知的生动注脚。科技是国家发展的引擎,梦想是成长路上的星光。为激发少年儿童对科学的热爱,播种强国梦想,7月8日,武汉文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文韵传承”志愿服务队走进十堰市郧阳区谭家湾镇桂花完全小学小学,以科普宣讲与手工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探秘火箭航母,共筑科学梦想”主题活动,让科技的种子在互动中扎根童心。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围绕火箭与航母的科学知识展开生动宣讲。从“长征火箭如何挣脱地心引力”的原理切入,结合航天发展史,讲解火箭推进系统、载人航天工程的突破与意义;通过“辽宁舰、山东舰的成长轨迹”,解析航母作为“海上移动城堡”的构造特点与战略价值;以“从‘两弹一星’到‘深海探测’”的历程为线,展现中国科技工作者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精神。宣讲中,孩子们眼神明亮,频频举手追问,对科技世界的好奇与向往溢于言表。
到了实践环节。志愿者们分发材料包,手把手教孩子们组装:有的专注拼接火箭箭体,粘贴尾翼时反复调整角度,力求还原发射时的昂扬姿态;有的细致搭建航母甲板,用彩笔勾勒舰载机跑道,想象着“大国重器”劈波斩浪的场景;还有的在模型旁写下“长大要当航天员”“中国航母更强大”的心愿,字里行间满是纯真的志向。随后的向阳花泥塑环节,孩子们用掌心温度揉捏黏土,金黄的花瓣朝着阳光舒展,寄托着“像向日葵一样追光生长,像科技工作者一样向阳而行”的美好寓意。志愿者们从结构稳固性到色彩搭配给予耐心指导,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技与艺术的交融。
活动尾声,孩子们捧着亲手制作的模型与泥塑合影,火箭的挺拔、航母的威武与向阳花的灿烂相映,定格成科技梦想绽放的动人画面。科技科普是点亮童心的火炬,梦想教育是滋养成长的沃土。此次活动通过知识宣讲与实践创作,让孩子们在触摸科学的同时,埋下爱国奋进的种子。未来,团队将继续搭建科技与少年的桥梁,让更多孩子在探索中点燃梦想,在实践中积蓄成长力量,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戴文彬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