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助生态——福建农林大学学子赴安溪山都村开展生态调研行动

发布时间:2025-07-08 20:4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高博雯 吴欣瑜 姚丽霞   阅读 4.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8日讯(通讯员 高博雯 吴欣瑜)7月6日,福建农林大学“山湖知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深入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山都村,开展石钟溪水质治理专项调查。通过科学采样、民情访谈与田野调研,实践队以科技力量助力乡村生态振兴,为绿水青山守护注入青年动能。

图为标着“石钟溪”标志牌的古旧水车。陈烜/摄

精准采样,守护母亲河生态底色

实践队首站抵达山都村核心水源石钟溪,针对农业灌溉与生态涵养需求,在多个点位执行规范采样。队员使用便携式水质测定仪现场监测pH值、溶解氧、氨氮及总磷等关键指标,并采集水样进行分析,为流域生态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图为石钟溪溪流岩石近景。高达裕/摄

图为实践队后期分析样本pH值。王玉辉/摄

对话书记,把脉乡村发展核心关切

离开溪畔,实践队来到山都村村委会,与村党支部书记裴荣桂进行了深度交流座谈。裴书记热情地向队员们介绍了山都村的地理环境、人口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当前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同时,他还讲解了“人要怎么带、事要怎么做、心要怎么抓、村要怎么兴”的治理发展路径。队员们认真倾听,积极提问,详细记录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乡村治理经验以及迫切需要外界支持解决的具体难题,为后续精准建言献策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图为实践队员与裴荣桂书记深入交流。张海毅/摄

走访入户,倾听民意解民生所盼

当日下午,实践队队员深入山都村村民家中进行走访调研。他们围绕水体质量感知、治理措施评价、现存治理问题、参与意愿与期盼等方面,与村民们进行了“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深度访谈。

“家门口的溪水比以前清了不少,但下雨天还是会漂垃圾。”“上游要是能少用些化肥农药,咱们浇菜也安心啊!”村民们的切身观察与朴素诉求,被队员们一一记录。实践队不仅摸清了民生痛点,更收集到因地制宜的治理“民间智慧”,为提出符合民意的解决方案奠定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多位村民反映的村庄里“因土壤蚂蚁较多而导致地瓜等作物长势不佳”的困境,让队员们敏锐意识到:石钟溪流域的水土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土壤生物失衡(如蚁群异常增殖)可能与水体质量、耕作方式存在潜在关联。

图为实践队队员走访村民进行调查。高博雯/摄

本次活动不仅提升了队员们对环境科学、农村发展等领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更让他们对国情农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信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时卫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