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脉长流·童心护航——长泰区数智与生态共绘绿水青山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7-08 16:0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玮琨、吴炫、何钰霞、苏雷、李晨丽、蔡玉梅、陈静妤   阅读 2.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在感受完长泰区水利工作紧条有序的工作部署后,“青屿安澜”实践队于7月4日共赴一场探寻生态密码、续写绿色华章的奇妙之旅。他们怀揣着对长泰这片土地生态发展的好奇与憧憬,带着从水利工作部署中汲取的智慧与力量,毅然踏上了这意义非凡的征程。

长泰区数智化水环境监控中心:走进数智管理,绿智共生未来

4日早上,实践成员们在长泰区水利局领导的带领下奔赴长泰区数智化水环境监控中心。踏入大厅,工作人员有序操作着一套套专业设备,为成员们细致展示污水测验装置的运行原理与流程。随着讲解深入,大家了解到,长泰区数智化水环境监控中心聚焦内河治理难题,创新推行“数字化模式”。其搭建的数字化治水系统,凭借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技术架构,深度适配当下数字化治理浪潮,在长泰龙津溪治理进程中,成为落实“河长制”的标志性亮点——从水质动态监测,到污染溯源分析,再到治理方案智能推演,全流程实现数智化管控。团队成员通过系统演示观摩与工作人员深度交流,全方位洞悉科学治理、现代化治理母亲河的“长泰经验”,真切感受到科技赋能水环境治理,为守护一方碧水带来的变革性力量,也对数字化驱动生态保护有了更深刻认知。

▲图为团队成员聆听工作人员讲解水质检测的过程

长泰童乐教育托管所:传承绿水之情呵护童乐传心

在一群活泼的祖国花朵的欢呼声中,“青屿安澜”实践队精心设计的PPT以“水与生命”为主线,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孩子们展示了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从微观视角解析水循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到宏观层面阐述河流污染对人类社会的威胁,生动的案例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护河就是护未来”的紧迫性。互动环节中,孩子们踊跃提问:“河里的垃圾从哪里来?”“能为护河做些什么?”团队成员耐心解答的同时,引导他们思考日常生活中的节水、垃圾分类等力所能及的环保行为。

这场宣讲活动实现了教育与行动的完美闭环,真正做到了从课堂到实践的无缝衔接。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知识传递,更是一个激发孩子们环保意识和行动力的起点。长泰童乐教育托管所负责人感慨地说:“这种将环保教育融入实践的模式,就像一颗神奇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环保的理念。它让孩子们不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真正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明白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未来。”

相信在“青屿安澜”实践队的引领下,这些祖国的花朵们将带着这份对河流的热爱和对环保的责任感,茁壮成长为守护绿水青山的绿色使者,为地球家园描绘出一幅更加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

▲图为团队成员向孩子们介绍“河小禹”专项内容

漳州市长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调查深化民心,实践感知绿护

龙津溪畔的绿茵间跃动着一片流动的蓝色,身着统一蓝色马甲的志愿者们如一群勤劳的工蜂,手持垃圾钳与鼓鼓囊囊的垃圾袋,在岸边草丛与坡道间穿梭。这群年轻的守河者未止步于清理,他们走进社区,将印有“河湖长制”政策的宣传册化作流动的课堂:向散步的老人讲述污染如何让鱼群窒息,实践队员们还分发出了一份份调查问卷,一个个问题的背后,让沿溪居民们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变,社区居民纷纷表示:“以前总觉得护河是政府的事,现在才知道每个人都能出一份力!”


▲图为团队成员捡拾河岸边的垃圾   龙津溪作为长泰区的母亲河,不仅是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系统性的生态治理工程,长泰区成功实现了从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转变,形成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格局。龙津溪流域的治理经验表明,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规划和系统治理,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未来,随着新时代高新科技的发展,龙津溪将进一步发挥其在区域水资源配置、经济发展和文旅融合中的重要作用,为长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图为团队成员与龙津溪的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静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