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骄阳似火,武昌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十余名师生满怀热忱,开启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他们走进位于京山市的吉匠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酱油分厂,深入生产与电商运营一线,亲身体验并探索传统酿造产业在信息化时代的升级路径,特别聚焦“绿色电商”的实践应用。
电商发货:汗水中的“绿色”实践
实践的第一线,师生们首先深入到电商发货的核心环节——打包与贴单。仓库内温度颇高,师生们亲身体验了包装箱的封装和快递单张贴工作。酱油厂通过高效的订单管理系统批量打印快递单,信息涵盖收货地址、产品清单与物流编号。大家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在闷热的环境中仔细粘贴单子,汗水浸湿了衣衫甚至快递单,却依然确保每张单子平整地贴在包装箱侧面,信息清晰无遮挡。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智能系统能够根据订单大小自动匹配最合适的纸箱规格,这一举措显著减少了包装材料浪费,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和环境负担,是“绿色电商”理念的生动实践。
图为团队师生体验封箱及贴单工作
图为处理好的快递被整齐码放等待装车
生产车间:人机协作的智慧酿造
走进生产车间,师生们观察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备的高效融合。工人们熟练地将空瓶放上传送带,自动化设备随即精准完成酱油灌装;人工放置瓶盖后,机械臂迅速而稳定地完成旋紧、贴标工序,最后由人工进行装箱打包。这种“人工严格把控关键细节 + 机器高效保障核心流程”的协作模式,既保留了酱油传统酿造工艺的精髓,又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能稳定性。
图为公司负责人向师生介绍酱油的技术工艺
原料根基:惠农共赢的产业链
吉匠酱油的核心原料来源于当地农户种植的优质大豆。酱油厂建立了稳定的原料收购机制,为周边农户的大豆提供了可靠销路,有效保障了农民收益,形成了“企业生产有保障,农户增收有希望”的互利共赢产业链条。
智慧碰撞:为“绿电引擎”注入新动能
在实践过程中,师生们与企业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围绕生产数字化、电商运营优化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信息工程学院的师生们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就生产设备运行数据采集分析、电商平台用户行为分析与精准营销等方向,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和初步方案。大家一致认为,将信息技术、数据分析能力以及“绿色包装”等理念融入传统产业运营的各个环节,正是驱动产业升级的“绿电引擎”,能够有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
此次京山之行,实践团队的师生们不仅在酷暑中亲历了传统产业的现代化脉动,更深刻理解了信息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特别是推动“绿色电商”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现实路径。汗水浇灌的实践,为他们的专业学习和未来服务社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丹丹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